——第77集团军某旅加强保密工作的几段经历
(漫画由陈希、赵冬、张呈豪绘)
保密工作“非十分不可”
■白红旺
保密工作无小事。*同志曾告诫全党全军,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因为保密工作偶尔“一失”,就可能会造成“万无”的严重后果。
然而在现实工作训练中,个别官兵紧绷的保密意识常有“松一松”的现象。有的“身在密中不知密”,认为自己不在涉密岗位,因此无密可保、无密可泄;有的存在“鸵鸟心态”,对保密检查持应付态度,甚至出现反感情绪;有的总想“掩耳盗铃”,想通过“一键清零”“迎检专用”等应付检查。殊不知这些麻痹思想和错误行为,都会给保密工作带来巨大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间保密战场的斗争形势严峻、事关生死,必须慎之又慎。因此,开展保密工作应防细防微,必须抓细抓小、抓常抓长,从平时易被忽视的细节抓起,从官兵司空见惯的行为严起,查找并纠治保密工作中的“微隐患”。唯有时时紧绷保密之弦、处处封堵泄密漏洞、事事把牢保密关口,方能真正做到密不透风、万无一失。
立起围墙就能保证不泄密吗?
“某型火炮最大射程为××公里,战斗部有效*伤半径××米……”前不久,第77集团军某旅保卫科科长崔晓东外出办事返回时,汽车刚行驶到营区,就听见训练场喇叭传来一阵清晰的解说声音。
原来,某营正在组织武器装备操作示范观摩。观摩中,架设在训练场的音响里,正在进行武器装备操作解说,即使隔着营区围墙,也能隐约听到一些内容。
崔科长直奔训练场叫停了示范观摩。“看似是在营区内组织的正常训练,但因方法不当,同样存在失泄密风险!”
崔晓东将此事汇报后,引起了旅保密委员会的重视。
在对营区外围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时,保密委员会成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连队在营房屋顶挂有横幅标语,上面还写着部队番号;登上营区周围的高点观察,能够看到弹药库、车炮场等点位……
“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泄密。”经过研究,该旅立即展开排查行动。他们果断叫停使用音响进行课目示范、教学观摩等行为,指定负责人对军营广播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旅队拆除更换了含有保密内容的展板横幅,并对营区内宣传标语设置进行统一规范,还采取加高护墙、加装遮蔽顶棚等方法,对重要敏感点位进行保护。
该旅党委研究决定,在营区周边划出保密区域,通过组织巡逻、设立观察哨等方式,对营区外围安全情况进行实时警戒,及时对涉足保密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查证劝离。
前不久,该旅发现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营区附近练习航拍。通过法规宣讲和警示教育,这名摄影爱好者认识到问题所在,立即彻底删除照片和视频,并承诺今后决不在营区附近进行航拍。
身处营区就能随便谈论涉密话题吗?
“真巧,你也来加餐啊。”“是啊,我们营最近在研训新战法,有时会加班训练……我跟你说,我们研究的新战法主要是××作战方面,据说要在全旅推广呢!”
近日,该旅部队管理科政治协理员亢志灵来军营餐厅就餐时,无意中听到两名战士有这样的聊天内容。战友之间交流训练经验,看似无可厚非,可环顾四周,还有餐厅服务员。虽然营区所有外来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可在这样的场合谈论涉密内容,肯定不合适。于是,亢协理员立即上前提醒。
无独有偶。前不久,该旅军需营房科助理员钟源去军营超市购物时,也发现几名战士一边购物,一边谈论“赴高海拔地区执行驻训任务应该购置什么物资”等话题。
这些现象,引起了旅保密委员会的警觉:营区并非保密工作的“安全区”,内部交往也应时刻紧绷“保密弦”。
“我给战友提个醒,口无遮拦有风险。聊天话题要三思,军事信息别外传。他人在场要当心,交谈泄密一瞬间。隔墙有耳需谨慎,保密条例记心间……”随后,保密委员会要求各级组织官兵围绕相关话题和典型案例展开讨论,以“密从口出是隐患”为题制作警示教育短片,引导官兵树牢保密观念,提高严守秘密的警觉性和敏感性,认真查找问题,彻底消除隐患。
“同志,请勿在非保密场所谈论涉密事项!”近日,某连中士付俊男乘坐军营班车外出,车上听到几名战士正在讨论近期训练内容,连忙上前提醒。此举不仅使那几名战士认识到问题错误,也获得同车官兵家属的理解。
战友之间也需要“遮遮掩掩”吗?
没想到,在一次对抗演练中,某“蓝军”营文书立了大功。这名文书通过调取内网网盘中“红军”的宿营部署图,让“蓝军”实现了对“红军”的渗透,成功端掉了对手的指挥所。
演练结束,这名文书坦言,他早就知道对方的网盘密码。原来,此前,各营文书为了便于工作交流,有时会使用网盘传输或分享文件,一些网盘用户名和密码不少人都知道。这次演练前,“蓝军”营文书在用网盘调取查阅资料时,无意中在对方网盘中发现了秘密。
了解到失利原因后,“红军”营官兵无不扼腕懊悔。
这件事也引起了该旅保密委员会的深思,大家感到:“虽说军队网络仅在军营内部使用,但倘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调查中,他们发现个别官兵抱有麻痹思想,感到“保密工作是对外工作,防人不防己”“对朝夕相处的战友,没必要如此警惕”“战友之间藏着掖着,难免伤了情分”。
“战友之间真就无需‘遮遮掩掩’吗?”该旅以这段经历为典型案例,组织官兵进行深入讨论,帮大家廓清错误认识,增强保密意识。随后,他们采取法规学习、案例警示等方式开展保密教育,引导官兵端正思想,切实纠治诸如“随意扩大知密范围”“涉密内容相互借阅”“安全密码形同虚设”“内网网盘多人共享”等问题。
前不久,该旅一名机关干部因起草文件需要,想私下从某部门借阅一份资料。“对不起,你要的这份资料中包含尚未公布的内容,按规定属于保密文件,须经上级备案批准后,方能出借。”面对这名机关干部的借阅要求,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借阅。(王彦兵 本报记者 李佳豪 特约通讯员 皇甫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