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域图
其实,我国最初的地图基本上是上南下北的。无论是战国时候修陵园用的《兆域图》,还是西汉时期打仗用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都是以南为上。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方位观里,以南为尊。古人无论是祭祀,还是安营扎寨,都喜欢坐北面南,因此地图也是以南为上,这样视角和实地方位就一致了,看地图就是直接比对就行了。
2 两晋时期:寻找参照物
禹贡九州图
到了两晋时期,战乱不断。经常没时间按照坐北朝南来安营扎寨。于是西晋的地图学家裴秀,就发明了画地图六大法,他规定地图要找准参照物,标清楚相对方位。
3 明朝:以“海”为上
沿海山沙图
明朝时,郑和7次下西洋,人们开始画起沿海地图。这时候,如果还是东南西北随意画,估计谁看了都蒙圈。
明朝军事学家郑若发明了一种画法,把大海都画在顶部,把大陆都放在底部,这样陆军去观察地形的时候,站在海边拿着地图一看,对应起来依然很方便。
4 清朝:经纬制图法
而现代“上北下南”的制图法,其实是从西方传入的。人们普遍认为,麦哲伦1569年的世界地图为上北下南的方位奠定了基础。之所以选择上北下南,很可能因为当时北半球可供欧洲人探险的土地更多,人口也多得多。
麦哲伦制作于1569年的世界地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康熙年间,我国首次使用西方的经纬制图法绘制了一幅全国地图集《皇舆全览图》。这张地图传开后,中国地图就慢慢统一成上北下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