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如果放在许多年前,人们会普遍觉得,知识是出现在“课本里”与“课堂上”的硬核智慧。有些人不免会觉得,知识是枯燥的,是静态的,是需要沉下心来学习的。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在快手的定义里,知识正在变得无处不在。而且这种“知识”是动态的,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
今年4月23日读书日,快手新知以“我在快手读人间”为主题发起互动活动,多位创作者们上阵在快手记录生活沉淀智慧。众多用户跟进学习知识,这是当下快手生态内泛化的知识学习氛围。
此后,在4月28日,快手继续发布6大新知关键词和《2022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报告》(以下简称快手泛知识报告),重新定义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据报告,过去一年,平均每3位快手用户,就有一位看过快手新知播(快手去年推出的泛知识直播IP)。2021年,整个快手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同比增幅58.11%。泛知识直播的开播场次更是高达3300万 。这些数据说明,过去一年,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无论是供给还是消费都在快速上升。泛知识内容正在成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短视频到底是如何让人们重新认识知识的?
01快手泛知识的周年答卷
在快手泛知识报告中,快手提出了几个有趣的观点,它将知识的应用重新划分进多种场景。
例如在“人生大课题、快手有答案”模块中,快手就提出了爱情与婚姻、投资与理财、育儿有妙招、职场技能包等关键词汇,其所对应的正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关键的几件大事——即婚姻、财富、育儿、事业等,不管是来自天南地北,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都无一例外的将面对这些“人生课题”。
因此,在这些必答题的“解题”过程中,就不免“求教”,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知识”。
又比如,“生活小问题、快手有妙招”模块中,快手又提出了几种场景——想做一道好菜时、手机/电器坏了时、要买房装修买车时,这些人生里或早或晚总要上的课,快手上依旧会有过来人给出出自个人经验的解答。
正是对应着以上场景,现如今快手泛知识创作者生态正在全面开花。以法律领域为例,目前,包括@朝阳律师、@征地拆迁马丹凤律师、@刑事辩护闫军律师、@邱楚涵律师、@杨昀龙律师在内的多位律师,在快手合计拥有粉丝超过1300万。据分享,@征地拆迁马丹凤律师提供法律服务超过5万人。在快手法律单月的案源价值可达100万元。
蓝领群体同样在快手尤为活跃。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报告,快手平台共带动就业机会总量为3463万个,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共2000万个。@刘超人力-超哥,在快手有着67万粉丝,直播带岗一年多,已为5000多人成功找到工作。有着123.6万粉丝的@铆焊小马,让铆焊公认学会真正有用的技术,提升人们的职业技能。
知识的力量,有时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有人凭借街边小吃商业菜谱研发能力,先后在快手课堂创建115门付费课程。比如@闫妈妈街边小吃,其2022年1月22日的一场专场售卖达到了189万元。
@紫檀博物馆由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任副馆长,入驻快手仅3个月,涨粉50万,GMV达200多万。还有@王鹏钢琴,在快手课堂上的多门课程好评率达100%。一份《即兴伴奏教学》,可以售出28万元。
快手知识生态,让天南海北的人们拥抱了更多可能性。
02人人智者的时代来临
更有意思的是,快手泛知识周年答卷背后,体现出了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既现如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你习以为常的常识,或许就是他人需要的新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知识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1988年,著名理论学家罗素·艾可夫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即知识金字塔。他将知识类型从金字塔由上至下分为智慧、知识、信息与数据。当然,这四者之间的关联与界定并没有明确定义。但业内普遍认为,艾可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将知识的层级划分了出来。
而后又有专家学者就这一层级划分进行了阐述,重新验证究竟什么才是知识。有人认为,信息就是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则是可以付诸行动的信息。总之,他们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去证实这些层级的关系。
时间来到许多年后,一种现实社会的大众实验,正在重新论证这种观点。
例如,短视频消费的兴起,极大的打破了传统知识传播的金字塔结构。即从金字塔尖向下传导的模式,转向了网状节点传播模式,那么在这种模式下,人人皆可以是智者。
在快手,大量的例子正在证明这种知识传播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