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美国喜剧演员路易斯•C•K擅长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反思日常生活的荒谬之处。在一次表演中,他提到人们在科技面前反而更加焦虑,例如一旦手机信号不通顺,就开始气急败坏地吐槽,大骂网络糟糕,殊不知轻按拨号键,就能和几千公里之外的人随时通话,这在几十年前堪称奇迹。接着,他便献上了不留情面的标志性吐槽:“真正糟糕的是你的生活!”
你愤怒时,会把气撒到手机身上吗?
是啊,科技本应该为我们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却更加焦虑,习惯于困入爆炸的信息,忽视生活中重要的陪伴。我们应当享受的这场由科技产品带来的盛宴,却让生活逐渐丢失本来的样子。在科技发展的弊端日渐暴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尝试着去剖析,科技到底让生活出现了哪些问题?
当我们遇到林林总总的问题时,总会想出一些办法,我们询问了一些朋友,让他们谈了谈面对时代的小苦恼,自己是如何见招拆招的。
01 我们在同一屋檐下,
却互相“屏蔽”
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描述了一个几乎人人都有共鸣的现象,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与朋友和家人联系,然而科技反而成为了情感沟通的屏障: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忙碌各自的事情;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
回忆一下我们的日常,一边发着信息,一边还要切换到微博;隔着屏幕,焦虑地等待对方的信息;面面相对时,沉默成了交谈的主角,一句话来说:我们对科技的期盼越来越多,却对彼此的期盼越来越少。这种“群体性孤独”,听起来让人有点慌,我们该怎样应对有方?
//
@Chloe
我的办法是尽可能让自己多去现实世界里呆一会儿,约朋友去逛公园,晚上遛遛弯,甚至自己去店里取餐。在屏幕上打字永远比不过和真实的人面对面交流有真实感,哪怕100句“哈哈哈哈哈哈”,也抵不上亲身经历一件好玩的事情。
现实世界的种种快乐是科技无法替代的。
@克里夫人
其实我倒觉得不一定是科技的锅,小的时候科技没那么发达,也有玩到忘了回家的时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觉得同样可以用科技来解决,小时候客厅是家里最温馨的地方,因为客厅里有电视,现在人人拿着手机,电视就没那么重要了,谁让手机智能呢!
我就想,那就让电视也跟着智能起来呗!把一台荣耀智慧屏摆在客厅,把电视的家庭地位扶正!近来的感受就是,智慧屏把窝在各自房间的我们再次聚集到客厅里,一起投屏玩游戏、看电影、K歌,尽享表现力升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是现实的忙碌让我们变得不再热忱,家的温馨始终在于陪伴,让我们的心真正聚在了一起。
02 工作永远在线,
可时间去哪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996”已成为说得过去的工作节奏,真的猛士早就投身在“007”当中。毕竟微信上,我们永远都是在线的状态,有多少人的周末可以不看工作群?科技的发展确实盛极一时,可是生产力工具有了,用来高效工作的时间,最后都去哪了呢?我们丧失了生活的焦点,收获的就只能是焦虑吗?
//
@大胡子
前段时间各种事情不断,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偶尔可以正常作息但是因为焦虑却很难入睡,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如今再回头想,摆脱工作上的焦虑一定要靠自己找出办法,比如把今天能解决的事情和今天不能解决的事情分开,给自己定下目标,一旦完成了就彻底不去想,出现紧急情况就及时评估自己的状态,还是要尽可能理性。更重要的是平时就要给自己留出减压的时间,不管是做饭、刷剧、看电影、拼拼图,只要能让自己得到深层次的放松就都是好的。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更好了吗?
@老邢
其实在科技产品上,生产效率不能和性能完全划等号,更重要的还是它能让你更专注高效,能像荣耀笔记本电脑一样,一掀开电脑,你的所有场景都在里面了,音视频电话续接、跨设备文件编辑、手机碰触传输文件……多个设备之间的协同不会浪费时间,还能让你更聚焦,更专注。
生产力升级了,就拥有了更多的“留白”时间,在奔波劳累之余,卸下身上的包袱,让自己有时间平复浮躁不安的内心,从而继续淡定地面对将来。
03 总是忍不住刷消息,
如何治好信息焦虑症?
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足够快的快递,总是让人着急,而各种碎片化信息扑面而来,反而更让人空虚。韩裔哲学家韩炳德曾提出过见解:我们置身于过度刺激的信息洪流之中,又在科技的帮助下,不断在多个任务和焦点间转换,以至于让我们丧失了沉思的能力。这样的碎片化,该去怎样应对?
//
@就是Wayne
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尤其在疫情期间,各种新闻铺天盖地,一味地接受信息,反而让思考的时间碎片化了,好像只有睡觉之前躺在床上,才能够停下来想想今天看到的那些新闻,看到的那些事……嗯,碎片化的生活,我觉得有一种方式,就是少接触过量的信息,多一些整块的时间去思考,多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