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的每个居住区中,朝廷都设置了一座望火亭,并且还安排士兵在望火亭上巡视,如有发现火情则立即敲响铜锣示意,以便组织救火。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不难发现其中也有望火亭,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每一座望火亭上竟然都无人值守,如此一旦发生火情就不可能得到及时的救助。由此可见,史料中记载汴京多次发生火灾,或许这就是原因之一。
第二:衙门官员慵懒怠慢。

《清明上河图》中有一个画面描绘了汴京衙门,即县太爷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单位。在衙门口可见有6个士兵,其中3个人坐在石台上,还翘着二郎腿显示出悠闲的姿态,另外还有3个人躺在地下,或靠在树上呼呼大睡。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官吏的工作态度十分慵懒怠慢,所以您说长此以往北宋能不终结吗?实在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第三:城门守卫毫无警惕。

在汴京城的西门,可见内城的土墙已经被雨水冲塌,但是却没有丝毫要维修的意思,还任凭人员和骆驼通行。最关键的是,城门上竟然不见守卫,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士兵正站在街上东张西望,完全忘记了守护城门的任务。史料记载,北宋后期常有辽朝和金国的奸细乔装混入汴京打探消息,如此看来这些奸细想混进来简直轻而易举,毫无困难。
第四:*嗜酒为业。

北宋时期就有*,也就是皇帝的禁卫军,主要负责皇宫内的安全。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各个武艺高强,忠君护国,然而在《清明上河图》中*却都溜出了皇宫,三五成群的到酒馆中喝酒聊天,甚至还有一个士兵正准备把酒桶搬上马车,估计是要运回皇宫中继续饮酒作乐,或者是带回家痛饮,对此我们再联想到北宋被金国欺负也就不足为奇。
第五:防务机关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