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看不到图片,微信小程序没有图片显示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23 09:44:37

服务号为服务商开发了更多接口

订阅号与服务号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推送频率以及展示的入口,而在于服务号提供了更多的接口能力,订阅号只是提供了订阅推送能力。

以用户就餐的场景为例,如果这家餐厅开通的是订阅号,用户只能看到推送的文章。订阅号也有菜单栏,但是不支持配置外部链接,用户在菜单栏里看到的其实还是文章。

而服务号开放了更多的接口例如获取用户信息、模版消息、微信支付等,用户在餐厅的服务号里可以直接完成在线排队、点餐、付款等操作。

就拿在线排队这个功能来说,我们经常会遇到餐厅座位已满的情况。

我们要排队,只能人坐在那里耗,不能走远。服务号的出现,商家获取到用户的openID,通过推送模版消息告诉用户实时排队进度,用户可以四处逛逛。

如果没有服务号,“在线排队,实时提醒”的功能也可以做,但是商家的开发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都会提高。实时提醒的方式只能通过发短信方式,而且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用户的手机号也会存在泄漏的风险。

对于一些业务逻辑比较简单的服务商来说,放弃开发独立的app,转而运营微信服务号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仅仅是更低的研发成本,更是因为微信是最大的流量池,用户在微信里可以直接享受服务,可以减少因下载安装app所造成的用户流失。

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应该在哪里。

下载安装一款几十M甚至上百M的app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我到你这吃饭,点个菜还需要下载安装你们的app,你疯了吧?

三、H5与原生页面

服务号的出现,让用户可以在不下载安装app的情况下就可以享受服务,但是服务号是无法取代APP的,为什么?

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服务是什么?

服务对于用户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个页面,我在这个页面上可以缴话费,在那个页面上可以查询公交车信息,页面是服务的载体。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页面是如何搭建的呢?

这里我们先花时间简单介绍一下前端知识,我们在手机上看到的页面分为原生页面和h5页面:

  1. 原生页面的开发成本更高。搭建一个原生页面,需要安卓和iOS两端各开发一套页面;而H5页面,只需要开发一套页面就行了;
  2. 用户要访问原生页面必须要下载安装APP,而用户在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访问H5;
  3. 原生页面的改动,必须要经过应用市场的审核。审核通过后,用户还需要更新APP的版本,才可以看到改动后的原生页面。H5页面的改动不需要审核,可以随时上线,更加敏捷。苹果每年圣诞节期间都要休假暂停审核的平台,如果你的APP针对元旦在原生页面上做了一些改动,iOS版本必须要提前提审;
  4. 原生页面直接跟操作系统交互,而h5页面是跟宿主浏览器交互,所以原生页面可以提供更多功能;
  5. 原生页面的交互比H5更加流畅。

总结:

而服务号的主体只能基于h5进行开发,很难给用户提供原生app一样的体验。因此让服务号承载连接用户与服务的功能,其实是过度赋能的,微信需要一个产品来连接用户与服务。

四、从服务号到小程序

2016年初,因为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微信宣布要新开发一个新的公众号形态,一种提供新的服务能力的公众号——应用号。

“我们开发公众号不是为了媒体,我们的本意不是传播内容,我们要提供服务,但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在讨论一个新的形态,叫应用号。平时不发东西,他安静的存在在那,低频的需求不需要安装App,微信尝试让更多App以轻量便捷的形态在微信中存在,就是应用号。”——张小龙,2016年微信公开课,谈应用号

微信小程序看不到图片,微信小程序没有图片显示(5)

2017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正式推出小程序

一年后,微信应用号上线了,只不过名字改成了小程序。

小程序兼顾了原生和h5的优点,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体验比h5更好,比下载app更加便捷。开发成本低,开发一套页面可以兼容不同的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原生页面的体验。

其实在我看来,小程序更像是一项新的前端技术,而不是新的产品形态。

张小龙在小程序刚发布时,给小程序定了4个特性: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其实无须安装,深究起来是错误的。

小程序是需要用户下载的,但是小程序的包太小了。与APP动辄几十M乃至一百多M相比,只有1-2M大小的小程序非常的轻量,2018年初很火跳一跳小程序包的大小只有4M。在loading过程中就可以完成下载,用户基本上是无感知的,因此包装成无需下载也没什么问题。

微信小程序看不到图片,微信小程序没有图片显示(6)

18年初火爆一时的“跳一跳”

五、触手可及

触手可及,在我看来是微信小程序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因为他体现了张小龙对于未来应用形态的理解。

假如我看到房间里面的一盏灯,我想让这个灯关掉或者打开,当我透过这样一个很智能的眼镜看到这盏灯的时候,我会希望在那个灯的上方会出现一个虚拟的开关,我甚至可以用眼镜去控制这样一个开关,那个开关是什么东西?

它其实是出现在真实物体上面的一个应用程序。当我看到这盏灯的时候,它的开关应用程序就自动出现了,同样的你可以想象非常非常多的场景。

当你走到一个公园的门口的时候,可能公园门口会出现公园门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任何一个眼睛能看到的实物的时候,这个实物背后的信息和应用程序都会自动浮现出现。

你通过眼镜或者别的方法控制这样一个应用程序,去启动它,去运行它。——张小龙,2017年微信公开课,谈未来应用形态

在张小龙的设想中,小程序是没有统一的固定入口的,小程序入口应该是出现具体的需求场景中。当用户有需求时,用户就可以立刻访问小程序;当用户没有需求的时候,就不应该提供访问小程序的入口。

小程序刚上线的时候,最主要的访问来源是线下扫码。

微信小程序上线后半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小程序是摩拜单车、实时公交、滴滴出行这些线下场景。张小龙提到的电灯和公园的例子都是线下的场景,所体现的想法也正是小程序应场景而生的理念。

微信小程序看不到图片,微信小程序没有图片显示(7)

但是对于各个服务商来说,这一点他们很不喜欢。

不管用户对自己有没有诉求,他们都希望自己小程序可以无时不刻不在用户的眼前晃悠。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他们希望在微信所有流量大的场合都露出自己的小程序。

基本上微信每次发布一个新的功能,都会被理解成一个新的风口,各家都会一窝蜂上去想着怎么去捞取一波新的流量红利。因为微信是中国dau最大的app,是头号的流量池。

为了防止过度营销,微信小程序在入口上做了很多限制。

首先,微信小程序不支持朋友圈,也就是说用户在朋友圈看不到微信小程序。

一旦小程序可以朋友圈,那么各个商家就会想办法把小程序打造成一个营销工具,在朋友圈进行病毒式营销吸取粉丝,这明显有悖于张小龙对于小程序应场景而生的定位。

微信小程序看不到图片,微信小程序没有图片显示(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