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大强化了战场适应性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相比较极其容易受到天气、烟尘、干扰弹影响,也很难具备多目标打击能力的半主动激光制导体制的反坦克导弹,毫米波雷达制导体制的反坦克导弹对恶劣天气与爆炸烟尘造成的干扰,适应性大大提升。且由于不需要载机对目标实施持续照射,它可以极其方便地使用毫米波雷达同时锁定多个目标发起攻击,多目标攻击能力只受为其提供目标指引的雷达探测与火控能力的制约。这相比较第二代激光半主动制导体制的机载反坦克导弹,无疑又是一项飞跃性的进步。
三则是具备了超视距打击能力。咱们在前文提过,在半主动激光照射制导体制下,由于本机需要直接照射目标、或地面部队要使用激光指示器实施接力照射,对导弹的实际攻击范围是有相当大的限制的,一般不可能超过十公里,常用的攻击距离也就五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在二十多年前问题不大,但在面对具备完善的*防空能力、基层部队大量装备各种便导的情况下,已经太过危险。相对而言,使用毫米波制导体制的反坦克导弹由于其性能“只受载机雷达性能制约”,只要载机雷达能看到,导弹发射出去理论上就能打得到,故而毫米波雷达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射程相比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均有极大的提升,比如美军的AGM-114L的射程就直接做到了“翻倍”,提升到了8公里以上,英军“硫磺石”增程型性能则更加邪门,据说在靶场环境下做到了“数十公里”,虽然数据未必可靠,但毫米波雷达制导反坦克导弹具备更远的射程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版“长弓海尔法”亮相的意义
当然了,虽然中国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部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把列装最新型反坦克导弹的新闻给“露”出来了,咱们还得多问几句:为啥会选择在这么一个节骨眼儿上“露”出来?有了这么好的导弹了,咱们有没有什么还要改进的方面?
嗯,这第一个问题,其实就不用再说了,毕竟您看这演练的具体地点在哪就知道了,“塞外高原”,再联系联系最近咱们和印度军队在班公湖、阿克赛钦地区发生的对峙,基本上也就能得出结论了:印度军队虽然装备不咋样,但实实在在地把手头仅有的几架AH-64EI“阿帕奇卫士”直升机给拉到列城去了。而为了这些直升机,印度军队可是一共买了812枚AGM-114L-3“长弓海尔法”和542枚AGM-114R“多用海尔法”的,人家已经连最先进的家伙什都拿上去比试比试看看效果如何了,我们这时候还不把手里最先进的装备也拿过去试试效果,想什么呢?
印度部署在拉达克的AH-64EI“阿帕奇卫士”直升机
而要说“有什么还需要改进的方面”,还真的有,咱们前文说了,毫米波雷达制导反坦克导弹的诸多优势,比如射程远、多目标攻击等等,有一个前置条件:需要得到机载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指示。在没有机载毫米波雷达的情况下,本机对毫米波雷达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使用将退回到使用光电探测系统测距、测角的范畴,在态势感知能力上有较大的下降,自然也很难发挥出毫米波雷达制导反坦克导弹全部的作战性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