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朋友家孩子30个月之前非常喜欢吃手,导致她的手指甲有一些变形,也不生长。
家里用了很多办法: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一见她吃手就去拦,还涂过苦瓜汁,甚至打她的小手,却总是看不住她,纠正了2个月没有任何效果,越说越皮,为此她很是苦恼。
孩子1岁前喜欢吃手,是一种生理性吸吮要求,尤其是小月龄的时候,常在饥饿或者睡觉吸吮手指,以安慰自己,2岁后逐渐消退。
因为这个阶段是婴儿的口欲期,口腔触觉是宝宝非常重要的探索方式之一,不管什么东西他都喜欢往嘴巴里放。
吃手是智力开始发展的一种标志,表明孩子拥有不同集群间相互配合的能力,也是孩子一种正常的自我安慰方式。家长没有必要去做干预,只需要注意宝宝接触到的东西安全卫生就可以了。
但是过了孩子的口欲期,年龄较大的孩子选择吃手就是坏习惯了。
小孩吃手可能是由于小孩的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儿童吸吮手指多在孤独、疲倦、沮丧、嗜睡、饥饿的时候发生,分离焦虑、疾病时次数增加,若强行制止,则起到负性强化的作用。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同学,是单亲家庭,妈妈脾气也不是特别好,我们都害怕她。
男同学性格比较胆小,但是他的个子很高,像五六年级的学生。他很喜欢吃手,妈妈和老师互相监督他,给他涂指甲油,涂苦瓜汁,打他或者罚站。
说是为了他好,因为他吃手指导致指甲已经严重变形了。结果好像适得其反,变得越来越严重,一直到我小学毕业,他还是有吃手的毛病。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吃手指中是否找到安全感,小孩子不懂什么叫为你好,也不知道一直吃手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家长不要因此暴怒,因为暴怒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
一定要多多陪伴,多多引导,堵不如疏,疏不如引。越是强制她,孩子就越是紧张,习惯就更难改,即便改了,孩子真正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积压在心里,早晚会通过别的方式释放出来。
以前我儿子也喜欢吃手,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习惯,当时我正好看到一本有声绘本,名字叫《我不在吃手了》,作者是久世早苗,于是就用这本绘本让孩子轻松改掉了吃手的习惯。
绘本中,一个小女孩马上要上小学了,可还是改不掉吃手的毛病。
妈妈往她的手上缠上绷带,姐姐往她的手上涂上了芥末,爸爸也训斥她,可还是依旧没有办法,睡觉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把手放进嘴巴里。
直到有一天,她的手上长了一个茧子,随着她一天天的吃手,这个茧子逐渐长大并开口说话了。
小女孩很是害怕,她怕有一天这个茧子长得比她还要大,去上学的时候同学们也会去嘲讽她。
她下定决心,告诉自己不要再吃手了。
第一天,第二天,一直到第七天,她都没有吃手。
慢慢地茧子变淡了,变得虚弱,于是茧子对小女孩说:“求求你,再吃我一次吧,就吃一次,我就离开了”。
小女孩果然上当了,又嘬了一次,茧子一下子就恢复活力,笑着看着她,茧子说道:“哈哈,你果然还是舍不得我”。
小女孩也没有回答她,而是面色疑惑,她不知道之前为什么那么喜欢吃手,因为并没有那么地好吃。
于是她就不再吃了,哪怕最后茧子和它装可怜也没有任何作用。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茧子也逐渐消失了,去找另一个小朋友。
我看到这个绘本的时候就和孩子说:
你看这个小姐姐因为吃手,手上长了茧子,最后茧子消失了,它会继续去寻找吃手的小朋友。
如果你继续吃下去茧子就会出现,也会慢慢长大,直到最后长得比你还要大。
孩子很是不开心,于是我告诉他,你也不想有茧子对不对?他点头。
从那之后,孩子只要一吃手我就会这么告诉他,她就很自觉地拿下来。
从一天吃好多次,到后来一天吃两三次,再到最后不吃手,彻底地改掉坏毛病。
我发现,0-3岁宝宝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关主题的绘本,当我们很难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一本好的绘本却可以轻松解决,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而且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也感受到了难得的亲密时光,感受到妈妈的爱和温柔,一个吃手的习惯,有什么改不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