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证明培养基起到了筛选作用,怎么证明培养基有筛选作用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10 06:06:25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包括专题二的课题1、2

虽然是选修,但也是最好拿分的

而且主要是总结和记忆的内容

简而言之,背就vans了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01

培养基与微生物

1、培养基一般可分为固体(加了凝固剂,如琼脂)

液体培养基,but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2、再就是有些微生物名堂多,要满足它的ph、特殊营养物

如:

乳酸杆菌要加维生素

霉菌的PH为酸性

细菌PH为中性或微碱性

02

无菌技术

主要有两种

1、消毒(不*死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100℃煮5-6min

巴氏消毒法:70-75℃煮30min或80℃煮15min

2、灭菌(可*死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就是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干热灭菌,要用干热灭菌箱

高压蒸汽灭菌(一般用于培养基的灭菌,要用高压蒸汽灭菌锅)

最后,实验室可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

紫外线照射前,喷点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效果更好

03

实验操作

生物选修一课本p16自个儿看,就几个细节

如:

加热熔化琼脂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几个步骤就不说了,讲一下会考的

1、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①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②避免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

2、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

才能用来到平板,用手触摸来估计温度

3、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如果皿盖和皿底之间有培养液溅到,还可以用吗?

不能,因为微生物会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生长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具体步骤看课本

该方法不能用于计数,适用于好氧菌

划线时,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防止菌落蔓延,便于形成单个菌落

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杂菌污染

每次划线后,仍要灼烧接种环

是*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稀释,后涂布平板,可用于微生物计数

具体操作看课本p19

04

菌种保藏

临时保藏,采用斜面保藏,置于4℃的冰箱

长期保存,采用甘油管藏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尿素【CO(NH2)2】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要用脲酶分解成氨才能被植物吸收

01

微生物的筛选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包括营养、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将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例如:

要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就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1、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2、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选三个数据

(如果一个数据与另外两个数据相差太大,如31,270,289,则该组数据的准确度不高,误差较大)

3、注意: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数】低

即【菌落数】<【活菌实际数目】

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

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还有就是【显微镜计数法】也常用于测定微生物数量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

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V代表涂布平板时使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

M代表稀释倍数

1、主要目的:

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如何设立对照,以及目的

①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空白培养基

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需要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

②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

需同时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接种后培养

观察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03

样品的稀释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10*4,10*5和10*6倍

放线菌,10*3,10*4,10*5倍

真菌,10*2,10*3,10*4倍

计算的话题目会给稀释倍数

但有时候他直接问

应该选取哪种稀释倍数

04

微生物培养与观察

细菌,30-37℃,1-2天

放线菌,25-28℃,5-7天

霉菌,25-28℃,3-4天

可以每隔24h统计一次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的数据作为结果

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

(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

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标记培养皿时,应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样品稀释度等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则培养的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05

滤膜法

测定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数目,采用【滤膜法】

用伊红美蓝培养基

(要加入伊红美蓝,以及凝固剂如琼脂)

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为【黑色】

以上都要背,都要背,背



怎样证明培养基起到了筛选作用,怎么证明培养基有筛选作用(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