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提问:社交网络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的做法,是否会导致人们「难以接触到意见相左的人」?)
这点反映到新闻媒体方面可能更明显些,比如频繁搜索互联网,那么长此以往,就只能看到互联网相关的新闻推送。在音乐应用中,一个长期只听周杰伦歌曲的人,理论上也不可能被推荐到ACG相关的音乐。
这对用户和平台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用户的听歌风格越来越窄,而平台也没法激活更多的曲库。
网易云音乐就在个性化推荐之外,引入编辑推荐机制,用一丢丢的人为干预,来防止个性化推荐的剑走偏锋。
以推荐歌单为例,网易云音乐在PC端推荐的10个歌单中,有两个来自编辑推荐(下图红框中的歌单),其余8个都是个性化推荐(包含日推歌单)。在APP中,编辑推荐歌单:个性化推荐歌单的比例为2:5(包含日推歌单)。编辑推荐的歌单,都有一定准入门槛(播放量、收藏量、评论量等等),当属UGC歌单中的精品。总体而言,编辑推荐不会喧宾夺主,个性化推荐依然是主角,但精品化 新风格加持的编辑推荐引入后,也是一次对用户听歌口味的测试与校正。
(网易云音乐PC端推荐歌单页面)
有一个小细节很不错,网易云音乐会在每个个性化推荐的内容上,都标注推荐理由,“李菊福”的即视感有没有。而且,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推荐理由基本都源自一周内自己的收听习惯,可以说是读心读得很认真了。当然,你也可以点击“不感兴趣”,让这些音乐不再进入推荐之列。
(网易云音乐在个性化推荐时都标注了理由)
如何让你的个性化推荐变得更机智?
“润物细无声”,对个性化推荐来说,我更喜欢不用调教自己就聪明乖巧读懂人心的方式,但对APP的新用户来说,不断试错、不断切歌也是一段痛苦烦躁的旅程。
因此,下面也列举一些简单的“调教”方式,让你的个性化推荐变得更机智。
1、用行动来表达你的音乐口味
用听歌行为来量化你的音乐口味,越费劲的行为,影响力度越大。
比如,特别喜欢陈鸿宇的《理想三旬》,通过“搜索→播放→红心→设置单曲循环”方式,在一天内多次播放,就比只给《理想三旬》加入红心歌单中的权重要高得多。
再比如,特别喜欢Taylor Swift的歌,想被推荐到她的各种歌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收藏Taylor Swift。
2、多多听歌
当积累了一定听歌数据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听更多的歌曲,并通过各种操作行为,反馈给APP。没错,这就是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多少Lv10用户都是在寂寞的听歌中养成(大雾。
3、必要的时候,你也可以用用Beta功能
万万没想到,网易云音乐居然还有“推荐不够懂我,调教一下”(见下图)的功能,不过这个功能还标着Beta,可能还没有对全部用户开放。
(网易云音乐:推荐不够懂我,调教一下截图)
点击该功能后,进入单选页面,其中选项都是根据近期个性化推荐表现来确定。在选项方面,多则五六个,最少遇到过只有两个。在周期方面,每天只能调教一次,但如果听歌够多,也不大用的上这个功能。
如今,网易云音乐的首页大部分内容都是个性化呈现,歌单、歌曲、MV、电台无一不是。虽然我们用着同一个网易云音乐,但在推荐机制的影响下,每个人又在用着不一样的、定制版的网易云音乐。正因如此,网易云音乐才是音乐APP中最特殊的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