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班级气氛活跃,怎么调节重组班级的气氛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17 01:02:37

一个班级如果积极向上,通常班级整体成绩会比学校平均成绩要高,而且也乐意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比如文艺节、运动会、科技节以及各种竞赛等等。

即便学校没有这些活动,学生自发地也会开展各类活动。

如果班级学生对于学校活动大多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甚至对于那些热心参与各种活动的同班同学冷嘲热讽,那么班级氛围肯定不好。

不要觉得这种漠视影响的只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其实某种班级氛围一旦形成,它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

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成绩通常不会太差,即便很差,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激励等方法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成绩上升会比较快,而一个死气沉沉的班级,成绩绝不会太好,而且扭转起来非常费劲。

当然,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往往尽量选择不搞活动,尤其对于高三学生,甚至连体育运动都被剥夺,这样的做法有点本末倒置,我还是建议非高三班主任能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尤其是体育运动必不可少,否则很难扛过高三严酷的学习生活。

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对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我觉得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引导班级舆论

怎么让班级气氛活跃,怎么调节*班级的气氛(5)

班风就是班级风气,往往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舆论氛围对班级风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你比较幸运,接到的这个班大部分学生认同读书对自我、对社会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积极上进,那么你在班风的营造上基本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只要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好,防止个别“害群之马”影响一大片,基本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的班级整体上大部分学生都抱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那么班级涣散、学风懒散几乎就是无可避免的。

但万幸的是,中小学生的三观尚未定型,学生的观念很容易受老师、家长的影响,这时候你只要持之以恒给他们灌输正确的观念,还是能比较容易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的。

那么如何引导班级舆论呢?

首先,借助榜样。

老师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多多鼓励、表扬班级一些正能量的例子,比如某个学生认真听课的样子,某个学生作业特别整洁,某个学生值日十分认真,等等。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几乎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家长群,甚至有自己专属的公众号,老师们可以用多种形式给学生们点赞,让学生一点一滴的闪光,都能散发出别样的光辉,既照亮当事学生,又引领其他学生。

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容易找到,如果实在找不到,班主任也可以借助网络上一些案例,让他们感受积极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带来的美。

其次,借助班会。

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或者微班会,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适时点拨、启发——在此过程中记得要多用富有哲理的故事与案例。

不要小看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只要不是假大空的说教,只要你说得确实有道理,能触动他们,对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有效的。

第三,借助阅读。

读书几乎可以说是做思想工作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但老师们开始时不要急于求成,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要不是那种不健康的书籍,可以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书,不要强迫他们一开始就阅读所谓经典名著——他们看不懂还必须看的话,阅读兴趣会大大降低。

通常低年级孩子喜欢看图画书、故事书,老师们可以开展阅读比赛,还可以在阅读量到达一定基础之后开展讲故事比赛,我相信绝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有启发意义、正能量的书或者故事。

而对于初高中学生,老师们则可以针对某个班级突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班级辩论,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比让老师去说服他们有效得多。

2.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

怎么让班级气氛活跃,怎么调节*班级的气氛(6)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开始寻求同伴关注的时候,他们非常享受被人羡慕、被人赞美的感觉。但是每个孩子的特点、兴趣都不一样,老师们千万不能只用成绩来评判学生,一定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具体说,有如下方法可以借鉴:

首先,给每个学生体验当班干部的机会。

这一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有一定难度,但班主任可以试试值日班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班长。

到了小学中高级以后,就可以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制度了,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发挥集体的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在使集体变得更好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其次,尽量发掘每个学生的特长。

可以在班级让学生自主成立一些社团,让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进去,负责班级一些活动。比如美术社团、书法社团负责班级板报和宣传海报的设计,音乐社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班级一些节假日表演,机器人社团可以负责学校科技节的活动,体育社团则负责班级运动会的组织活动,等等。

当然,对于低年级孩子,开始时难免会有做得不好甚至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展的情况,此时需要老师多多指导,一旦他们顺利上手,后面班主任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

第三,不要忽视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

确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社团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可能成绩不突出,也没什么特长,但只要老师有心,一定能发掘他们某一方面的优点。

比如,他们可能特别遵守纪律,那么关于班级纪律方面的一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他们;他们也许思维很活跃,但因为调皮捣蛋被老师不待见,其实你只要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为班级服务上,他们也能发挥正能量。

总之,关注到每个学生,你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班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

怎么让班级气氛活跃,怎么调节*班级的气氛(7)

现在的孩子竞争压力都很大,无论学校还是家庭,老师们、父母们太习惯于赞美别人的班级和别人家的孩子,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大错特错。

本来老师和家长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学生上进,但结果往往是既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产生极大的抵触,尤其到了青春期之后,他们不止反感这种不公平的对比,还会因为逆反而破罐子破摔。

那么究竟该怎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又能不失前进的动力呢?

首先,告诉学生,多跟自己比。

跟自己比的意思,就是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不要忽视,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不能单纯只看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的进步应该从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行为改进等多方面进行,成绩只是一方面的,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

多跟自己比,意味着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一定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知道,大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都很缺乏成就感,因此,强化跟自己比的意识,能让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尤其对于本来就特别自卑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要总是说“你怎么才考这么一点分,你看看人家”这类话,一定要多说“你这次比上次进步了,尤其是在写作业、听课等方面,我觉得你的努力值得肯定”这类话。

其次,告诉学生,只追前一名。

在强化跟自己比的意识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学生向榜样看齐,但这个榜样不能定得太高,你让班级倒数第一以全班正数第一为榜样,他肯定感觉高不可攀,直接失去所有动力。

相反,如果让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前一名为目标,这样压力不大,动力也足,班级整体上可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你也不用担心班级第一名没有目标——全班都盯着他呢,他也不敢放松。

关于“只追前一名”,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觉得老师们可以讲给学生们听一下。

朱成小时候由于体质比较弱,体育课跑步成绩很差,妈妈安慰她没关系,并且鼓励她下次“只追前一名”,朱成按照妈妈说的话,每次体育课跑步时都以跑在她前面那个同学为目标,结果慢慢地从倒数第一变成了班级中等。

在学习中,妈妈也鼓励她“只追前一名”——不得不说朱成的妈妈真的很聪明。结果,朱成的学习成绩跟体育成绩一样,进步虽然不快,但一直在进步,最后考上北大。大学毕业后,她又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2002年,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朱成受聘为哈佛大学的全职教师,同时接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朱成成为哈佛370年以来第一个中国籍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主席,在当时造成不小的轰动。

这个故事曾给我很大的启发,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读一读,想一想,再给孩子们讲一讲。

第三,告诉学生,不要只比成绩。

告诉学生不要只比成绩,这一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尤为重要。

很多老师、家长都发现,一些小学成绩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就跟不上了,同样,一些初中成绩不错的孩子,上了高中就掉队了。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和家长只关注了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一些素质的培养造成的。

比如说,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盲目的勤奋要重要得多,但老师和家长很多意识不到,学生自己更意识不到。

小学时家长让孩子不停地上各种辅导班,超前学习,可能当时的成绩比别人好,但这一时的成绩却往往过多地消耗了孩子的精力,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等到其他学生开始发力时,他们的优势很快就消失了,这种挫败感又对他们造成了打击,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滑落到班级后面。

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一时的成绩重要,但我们往往被成绩挡住了双眼,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旦学生进入一个真正需要比拼各方面素质的环境,立刻就会掉队。

所以,不只是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只比成绩,老师和家长自己也要意识到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道德品质、性格修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肉眼不可见的,但都比一时成绩重要。

4.关注学生的努力过程

怎么让班级气氛活跃,怎么调节*班级的气氛(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