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卡在参与互联网医疗项目时,发现有些医院在提供智慧就医服务时,需要让用户选择使用哪张就诊卡,而有些医院只需用户选择就诊人账户。另外去有的医院线下就诊的时候,都只需出示手机上的电子健康码扫一扫即可。不免想探究下就诊卡、电子健康卡究竟与医院his账户有什么关系,方便项目规划。
就诊卡是医院为就医者办理的一种卡,里面记录了患者的详细信息。在医院就诊期间,凭卡进行各项医学检查、取药、处置及缴款。一院一卡,互不通用。
就诊卡包括医(社)保卡 、 铁保卡 、 居民健康卡 、 虚拟卡 、 正式卡、 临时卡等等,根据医院不同卡类型可能不同。
最早每张卡之间信息是互不打通的,每办一张就诊卡就相当于在his系统中创建了一个新的账号新的就诊人(实际上是同个人),办理多张卡在his中创建了多个账户。例如用医(社)保卡以外的就诊卡挂号的,是无法用医(社)保卡结算的,查看查询的数据也只有该卡创建的账户所记录的数据。在线上挂号查询等,也需手动选择想用哪张卡去预约/查询/缴费等。
后来医院内开始实现同院不同卡之间数据同步,只要第一次在医院建档,就根据用户的身份证号在his中注册一个账号(patientID),不论后面再办几张就诊卡,都是根据身份证号去关联查询/更新该账户的信息,而不是再建新的账户。例如用虚拟卡充值的金额,是充值到医院账户中,下次用医保卡缴费时也能直接扣除之前充值账户中的钱,并且能查到虚拟卡就诊的病历记录等。
电子健康卡中国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初衷在于解决城乡居民跨机构、跨地区医保结算的问题。人们常常抱怨,在挂号花费大量时间排队,每到一家医院都要办理独立的、包含病历信息的“就诊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没有共享信息,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重复的检查,建立重复的健康档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有力破解“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就医堵点问题,有效建立互联网时代居民健康统一身份凭证,完善居民享受“互联网 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便民惠民服务统一入口,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健康服务“一卡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8年12月13日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
电子健康卡是由国家卫健委统一规划设计的医疗健康服务卡,关联市民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社保卡等信息,相当于一张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电子健康卡以二维码形式呈现,一人拥有一个专属二维码,可让市民跨机构、跨区域、跨系统使用。一人一卡,一卡通用,目前大部分区域实现了省市通用,还未实现全国通用。
简单来说,就是电子化的“就诊卡”,且这个“就诊卡”还能关联该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的健康档案、费用金额等,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之前关联就诊卡中的账户余额,也会同步到绑定的电子健康卡下。
支持电子健康卡的区域,通常在区域/单体医院公众号/APP中,会有申领电子健康卡入口,点击根据引导即可申领成功(也可到线下医院申领)。有些院内自助终端已支持打印电子健康卡二维码,患者可打印出来贴在就诊卡或者病历本上方便扫码使用。
注意:电子健康卡申领成功并不代表你在该医院中建档了(用户未在医院建过档的情况),需要看该医院的his接口与电子健康卡如何对接,有的是申领成功自动为用户建档,有的是需要去线下建档,有的是线上另外的入口进行建档。
电子健康卡推行后,患者不需再携带实体就诊卡,需要进行现场缴费、查询打印报告、取票等操作时,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二维码,扫描一下就可以了。有效解决了挂号、缴费、检查排队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
例如:
1.挂号预约
到医院自助机或挂号窗口可直接出示电子健康码可直接扫码挂号,不需要出示其他任何证件(如身份证、社保卡、就诊卡等)
2.排队签到
到分诊台也可直接将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出示,放扫码器上读取即可进行排队候诊
3.就诊检查
在就诊时,医生读卡界面点开读卡,居民将电子健康卡放扫码器上即可读出个人信息历史病历等,就可以开始就诊或检查。
4.就诊结算
就诊结束,居民到收费窗口结算时,同样也只需电子健康卡放扫码器上即可读卡结算。
因为电子健康卡要实现居民可跨机构、跨地区信息互联互通,这需要his进行改造以支持查询其他医疗机构档案等,难度较大,许多医院迟迟还未进行升级改造,电子健康卡的推行道路还很漫长。
本文由 @Zoe (*Zoe life)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