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系统文件管理的窗口比例适配, DeX 模式下的系统设置反而显得有些奇怪。三星在 Galaxy Tab 系列中很早就已经采用了对于横向屏幕适配过的双栏布局,但这种布局并没有应用在 DeX 中。
换个角度思考,用户在手机上使用 DeX 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手机设置完成之后,并不需要十分频繁的去进一步调整系统设置——不过尽管如此,既然已经有现成的模板,这样的最终效果就还是显得有些偷懒了。
三星和 Google 的自家应用并不能代表 DeX 的完整体验。Windows Phone 的历史教训已经表明,市场中决定产品成败的因素绝对不只是产品本身,第三方软件生态同等重要。
在 Android 开发者文档中,Google 早已经为如何将软件显示内容扩展到不同尺寸与比例的屏幕上做了详尽 指导,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于不同的内容或按钮类型进行尺寸调整,以显示更多的有效信息。
但 Android 的历史问题无法单纯依靠 Google 的设计规范解决,毕竟 Google 所提出的设计规范在国内软件生态中没什么话语权和号召力。因此(国内主流的)第三方应用在 DeX 中的表现——哪怕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都只能算是「良莠不齐」,个中差生甚至已经躺在「勉强能用」的边缘了。
倘若后续 Google 在 Android 12L 中没有祭出某种形式的「铁拳」,我对于国内软件生态未来的多设备普适性依然只能抱以悲观的态度。这种环境同样这也会成为 DeX 在国内使用的最大掣肘。
网页浏览DeX 的明显优势之一,就是让在手机上使用桌面端网页的体验提升了许多。目前主流浏览器应用大多已经是跨平台架构了,处理 DeX 使用过程中各种奇怪的窗口比例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在我的使用过程中,除了 Chrome 偶尔会出现全屏显示移动端页面时仅渲染左上角、需要关闭窗口重新打开才能恢复正常的 bug 外,Firefox、Edge、Opera、Kiwi 这几款浏览器均可以无压力适应 DeX 中自由变换的窗口比例与全屏模式。
Chrome 全屏时打开新网页偶尔会出现的 bug
其中表现相对比较差的是 Firefox ,在目前的 app 版本下出现了全屏时网页的缩放比例问题,并且不支持常用的「Ctrl N」创建新标签页与「Ctrl W」关闭当前标签页快捷键,使用中的顿挫感也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