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工作室 孙玉良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正在读杨靖宇烈士的故事。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一位农民劝他投降日本人算了,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眼泪禁不住奔涌而出!
联想到当今的这场新冠疫情,不也是一场残酷的抗疫战争吗?新冠疫情持续了两年多,使很多人出现了抗疫疲劳,于是有的人想“投降”了,“躺平”不就是投降吗?“与病毒共存”不就是投降吗?坚持“动态清零”不就是当年的坚持十四年艰苦抗战吗?中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放松?因为一旦松了这个口子,造成数百万乃至更多中国人死亡,那就不是中国了。
中国是“大禹治水”的国度,是“愚公移山”的国度,是“夸父逐日”的国度,是“精卫填海”的国度,中华文明五千年得以延续,就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宁死不降的基因,正是因为有这种基因在,挺起了中华文明雄起的脊梁。
抗疫也是一场“战争”,和当年的抗日战争一样一样的。只不过人类面对的敌人是新冠病毒。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每天实实在在地向人类发动着进攻,侵害着人类的生命。人类的伤亡是惨重的,按世卫组织的估计,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就有大约1500万的死亡了,感染后留下后遗症的更是难以计数。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抗疫斗争中,大多数西方国家“躺平”了,“躺平”就是投降,没什么可说的,“与病毒共存”,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任病毒在人类的身体内肆虐,靠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实在抵不住了,就壮烈地牺牲。
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成为倒在前线的“战士”。
在200多个抗疫战场中,中国是少有的坚持抗疫的国家,两年多来巍然不倒。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是第一个对新冠病毒报警的国家,也是抗疫两年多来坚持实行“动态清零”政策的国家。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抗疫和防疫政策是正确的,方向无误,所以中国人民在“中国抗疫战场”受到的伤害最小。截止目前中国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了15000人左右,而美国已死亡了1百万。中国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多一点。什么是抗疫成绩?以人为本,死亡的数量,就是衡量抗疫成绩最好的数字。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了两年多,就连中国人民也累了,也出现了抗疫疲劳。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动态清零’政策的落实也应该因地制宜、适当变通。能否实现在一些地方共存,而在另一些地方‘动态清零’”的观点,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抗疫疲劳的信号,有些地方要“顶不住了”,所以试探性地寻问能不能“因地制宜”?为“共存”论寻找政策支持。
但这种“因地制宜”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当即否定了,中国抗疫是“全国一盘棋”,不允许出现特殊的地方,自然就不存在“因地制宜”。疫情防控是一项“总体战”,看似各地“各自为战”,实则是中央统一指挥的,绝不允许某些地方破防。因此,“因地制宜”论是在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中“右”的观点,这股歪风必须坚决刹住。上海就是个教训,在疫情爆发之初对“动态清零”政策动摇了,稍一犹豫便耽误了最佳防疫时间,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所谓的“因地制宜”,不允许在“动态清零”政策上动摇,只允许在如何实现“动态清零”上多想办法,依靠群众的力量开动智慧,既能实现动态清零,又能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武汉的“灰码”制度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在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中,既要防“动摇”的“右”,更要防极端的“左”。河北唐山市迁安市就是实行“动态清零”政策“左”的典型,这个典型是反面的,引发的影响是恶劣的。该市的所谓“硬隔离”,要求居民上交钥匙,从门外面反锁,不服从者在外面用铁丝绑住,简单粗暴,严重侵犯人权不说,还有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比如里面发生火灾怎么办?比如里面有重病病人怎么办?里面的人日常生活是否安排好了?抗疫与防疫,是为了让人们拧成一股绳,勠力同心对抗新冠病毒,而不是为了抗疫而抗疫,引发不必要的次生灾难。如果“以人为本”的好政策搞得受到人民的群起反对,那就是某些领导的懒政、乱政,这种“左”的思想千万要不得。
作为各地抗疫战争的指挥官,既要坚决执行上级“动态清零”的指示,又要兼顾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这对于抗疫指挥官来说,是一种考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挥抗疫是一门指挥艺术,为什么有的地方指挥得好,受到人民的欢迎,有的地方就漏洞百出,遭到人民的反对呢?这很值得深思。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