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小行草书边款,是在刀角入石后,用切、划、拉、转、挑等手法,像写字那样刻成。这种刻法,执刀须紧,用力在腕,同时宜有较好的行草书功底,否则很难刻好。一般较大的单刀行草书款,多先在印石上写好墨稿,然后根据其笔势刻成,较易掌握。
篆书和隶书款,也可用单刀法刻,但一般亦均在印石上写好墨稿后再刻。
2、双刀法
双刀法,先在印石上写好印稿后,用双钩的方式在点画的两内侧,以冲刀法刻好,然后挖去中间部分,宜于刻字型较大的行草书和隶书边款。它的特点是,基本保存笔写的意味,较少露出刀凿的痕迹。双刀法边款有阴文、阳文、装饰图案等各种形式。
(二)边款的位置
1、终于左侧
边款经内侧而结束于左侧,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刻法,但往往在刻较长印款时必须经过仔细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结束于左侧。
2、始于左侧
边款左起经外侧,一侧一侧刻下去,直至结束。边款的这种安排较为合理。
3、成对章
边款一侧一侧连续刻下去,直至结束,最好刻成八面或十面。
4、兽钮印
边款应刻在兽头所向一面。
(三)边款的内容及形式
1、内容
边款能长能短,、没有定式,可以是两三个字的,称为穷款或短跋,也可以是十几个字,乃至数百个字的,称为长款或长跋。
(1)单款:仅刻作者的名字,刊刻的位置不宜居中或太低,一般安排在印章左侧的两边;
(2)双款:除了作者名字外,还刻上此印为谁所作,同时刻有作者表示谦逊的用词;
(3)时间:记述刻印的时间,一般采用农历记时;
(4)地点:记述刻此印时所在地方;
(5)缘由:记述此印为何而作;
(6)技法:记述此印所采取的艺术技法;
(7)录文:以诗词、文章、格言等作为边款的内容。
2、形式
有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草书、图文并茂等形式。
(四)边款的章法
1、长款
一行一行刻下去,每面行数相等,行距匀称,字型大小基本一致,每行的末一字,不要离底线太近;
2、印壁单面款
章法安排,变化较多,一般来说,不宜刻得太满,以留有一些空白透气的地方为好。
3、顶款
可分几行刻满,或刻一侧或上下留空刻中间一条均可,但必须注意印顶和印面的天字方向要一致。
二、边款的拓法
边款的拓法有蜡墨拓和墨拓两种,蜡墨拓效果不理想,故只介绍墨拓法。
〔一)工具和材料
1、棕刷
系用棕柯皮卷孔而成的圆柱形刷子,市场有售,打磨后方可使用,也可用尼龙牙刷代替。
2、拓包
用来扑墨的,需自制,内芯为一小团棉花或海绵,外用塑料薄膜包裹,再裹一层毛哗叽,最外层裹上一层细绢,用细绳扎紧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