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小朋友找我聊天,提到老师找他单独分析成绩。这本来应该是件好事,毕竟这可以帮助他找出自己的不足,但他却对此满腹牢*,极为不满。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这么回我:
“之前老师总是让背东西,我试了好几个月觉得这对我没用,而且天天背让我很烦躁,于是就和老师讲我之后不去找他背了。然后,这几次考试成绩依然没有改善,他就说我太固执,不听老师的意见。”
“他给什么意见了?不就是背书吗?我难道之前没背吗?背了有用吗?天天在那里吹嘘自己之前依靠这个方法提高多少多少,也不看看用了这个方法之后,班里成绩压根没涨,依旧很烂。”
很明显这是一场失败的沟通,完全没有达成”找出不足“的目标,反而惹恼了被沟通的人。由于我并不在现场,实在是无法了解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根据这位朋友的描述,上述提到的老师很明显犯了一个沟通中常见的错误:
只顾输出,忘了倾听。
仔细回想一下,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沟通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是不是这么想:“哦,我需要改善自己的表达能力。”但其实沟通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实是“听”。
这里我将“听”打上双引号,其实是想说它代表的不止是用耳朵听,还有用眼睛观察。为什么这么说?这首先要谈到你怎么理解沟通了。
或许你会认为,沟通就是两个人的交流。这确实是沟通,但沟通比它更宽泛,它其实是对信息的表达和接收。信息的表达不止局限于说,我们还可以画、可以写甚至可以用手势。同样信息的接收,我们可以听,也可以看。
为什么我上面说,沟通中“听”,也就是信息的接受,会比“说”更重要呢?
一、为什么要倾听我们沟通是有目的的,是想让对方采取某种行动。
- 遇到伤心事,找朋友倾诉。我们可能是希望对方理解自己的感受,并给予安慰或建议。
- 想要加薪,于是和上司交谈。这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上司能够同意加薪。
- 刚入职的小白和老员工交流。他或许是想让老员工告诉他一些工作上的信息,比如说流程。
- 还有上面讲的老师找学生分析成绩。他的目的则是让学生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
如此,“听”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要获得信息,要知道对方是什么想法,只有了解了情况,我们才可能知道如何行动。同时,如果我们不听他人的话,只一味输出,那么对方也可能会做同样的事情。
我们已经知道“听“的重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好的“倾听”呢?
二、如何提升倾听能力?尼基·斯坦顿在书籍《沟通圣经》提供了增加倾听技巧的10个方法。
1.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不光是提前了解沟通的内容。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即多听他人说什么,少想自己说什么。
2.感兴趣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和朋友讲一件事情时,他却没有丝毫反应。这个时候,我们的热情必将冷却,也没有了分享的*。所以,如果想要谈话继续,一定要对内容表现出感兴趣。
如果一个人讲的实在是枯燥乏味,那么我们可以想想他讲的内容,哪些对自己有意义?哪些自己感兴趣?然后表现出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沟通是双向的,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不管是讲得人有责任,听得人也有责任。
3.心胸开阔
知道自己的偏见,并控制。不着急下结论。
4.听重点
区分事实与原则、理念与例子、证据与理由。
5.批判性的听
对方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思考是否存在逻辑问题。
6.避免分心
7.做笔记
记下重要的内容,但小心不要因笔记分心。
8.协助说话者
通过简短的回答或动作,让说话的人感受到你对谈话的内容有兴趣。
9.回应
复述对方的内容,用5W1H(who, where, when, what, why, how)提问,以获得更多信息。
10.不插话
停顿并不意味着讲完了。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故事,那位老师之所以惹恼了学生,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在沟通前就已经有了结论。他还没有去听学生的说法,就先认为,学生成绩没有提高是因为对方不听他的建议。
三、如何练习?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良好的倾听者要做到哪些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掌握上面的10个技巧,并熟练运用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多练习“。
第一个练习方法:玩听力游戏
与朋友找个话题讨论,并遵循下列原则:
每个人在发言前,都要先复述前一个人的想法和感觉,而且要准确无误,让当事者满意才可以。
20分钟后,互相讨论这个做法的难度及对训练有效倾听的好处。
第二个练习方法:听演说或采访
听的时候,要运用到上面的十个技巧。
听完后问问自己:
- 他讲的哪些对我有用?是我感兴趣的?
- 他说的论点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
- 他讲的有没有错误?
- 是否做到了不提前下结论?
- 是否受到了偏见的影响?
《沟通圣经》这本书不但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同时对不同沟通场景进行了详细介绍,比如说如何面谈,如何面试。可以说,这是一本沟通工具书,当我们哪个场景有问题时,就可以翻到那一页从而获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