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拍分为直拍和横拍,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握拍的力度要适度,握拍太紧会影响发挥,太松又会会影响准确度。
a. 直拍优势:直拍握拍方式是抓拍,类似日常的拿笔或拿筷子,符合人类的用手习惯,其发力、控制都可以自由操控,这种抓拍决定了直拍打球时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更加容易制造旋转以及控制台内短球,且正手威力大,基本对方的球只要出了台都可以冲死。
直拍正手的威力在双打中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乒乓球双打中规定了发球必须发斜线,也就是说,顺着正手方向发,这样就为直拍选手创造了绝佳的进攻机会。直拍选手在双打中具有进攻的主动优势。
b.直拍劣势: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大多数业余选手过于倾向正手,反手能力明显的弱。传统直拍反手往往只能够防守,毫无进攻能力或者进攻能力极弱,而对手也会经常利用这点作为打破直拍防线的突破口。经典案例是马琳、柳承敏、刘国梁等老一代乒乓球国手。
c.横拍优势:横拍的拍柄比直拍长,击球力臂长,力量大,弧线长,打球时霸气十足。横拍可以轻松转换正反手,且反手能力强,因此横拍选手往往能够沉着应对相持球,能够进行多回合进攻与防守,还能够兼顾整个球台各个方向的进攻。
d.横拍劣势:会使发球手腕活动和手指活动受到阻碍,因此横拍的发球制造旋转的能力不及直拍。横板在手腕和手指方面极难做到细,因此对球的控制精确性和突然性不及直拍。横板虽然伸展自然,但无论从正手和反手都会产生的“死角”,要调整身位但常会出现“来不及”的情况。
第四是拉球和反手拉球和力度。
拉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最好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提高拉球的命中率。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反手拉球:在进行反拉时,要注意身体重心不能过低,尽可能站起来一些,引拍时,手要适度抬高,不要下沉,因为来球带有强烈的上旋,如果手放得太低,就很难在合适的时间接触到球,当来球在本方球台弹起后再下降的前期接触球的后中右上部(以右手为例),因为适当接触球的侧面,可以避开来球的强旋区,减少反拉的难度,此时的板面当然要适当前倾,否则,就不可能击球的正确部位。
同时,手臂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重心配合由后向前发力,击球的瞬间手腕要有一个快速的内收动作,但内收幅度不要过大,以抵消来球给球板造成的强烈由下向上的反作用力,避免反拉出界。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收紧腰部,并且与手臂协调用力,这样,有助于控制击球弧线,提高准确性。
第五是要注意打球的力度
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接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才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打球,不可急躁,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盲目追求某种技法,像写毛笔字一样,执笔无定法,只要保证不犯规,自己可以慢慢摸索到对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