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
如果你知道了一个魔术的原理,
你可能不会看第二次,因为你毫无期待。
如果知道了小时候的弹球骗局,
你也不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去搏,因为你知道必输。
而变脸如果不再神秘,会不会没人看了呢。
如果你问一个川剧变脸的观众,
知道了原理后下次还去看吗?
他肯定还说:当然去啊!
你再问一个观众,他还是选择要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
热闹和社交,市井和艺术变脸文化能被大众认可并传承,靠的不仅仅是变化原理和手法。
他更能体现川渝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态度,
面对任何困难,总能用一个方法把它解决了,变脸代表着无数种可能。
旧时代里,人们是缺乏娱乐的。
唱大戏的,耍杂技的,放露天电影的,只要一来,整个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
小孩子成堆玩耍,男人们趁聚叙旧吹牛,
妇女们逃避一下琐事,老人们也能看看稀奇。
当锣鼓一响,人群的眼睛都看向一个方向,
变一张脸,人群便惊呼一声,大声吆喝,好!
台上的脸千变万化,台下的脸兴奋异常,
大人小孩都在为一件事放肆开怀的笑,
这是也是中国家庭少有的共情时刻。
节目罢了,早已月明星稀,
小孩子早已在父亲的肩头睡着,梦里一定梦见了花花绿绿的脸谱。
而父亲在和同路人激烈讨论:“一定是绳子拉的!”
“放屁,我明明看见了是手扯的!”
······
母亲却静静的跟在旁边,给孩子扇着蚊子,微笑着享受闲暇。
老一辈一起在后面慢吞吞的走,也许心里想的是,又多看了这个世界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