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于乱世,镜子君臣
唐太宗李世民接手的是隋末的烂摊子。
史书中记载贞观前三年都有大灾: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太宗主动提出“纳谏”: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的谏言。
为此他提出的三镜计划:
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虚心纳谏的君王在帝制时代是十分难得,然而敢进谏的大臣并不多。
《贞观政要》中记载: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李世民长相比较严肃,这无疑给进谏的文武百官增加了很多压力。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登基之初,群臣意见不统一,皇权在手的唐太宗也曾想“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魏征却尽力劝谏唐太宗,大乱之后应当以道德、仁义治国。
当时唐初确实需要抚民以静的无为而治,所以尽管魏征的“王道”治国并无多少新奇之处,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贞观四年时:
“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来唐朝拜时,唐太宗却说:“此皆魏征之力也。”
一个犯颜直谏,一个虚心纳谏。
魏征就这样成了唐太宗的“人镜”,历史上也留下了“镜子君臣”的美谈。
犯颜直谏,国之良臣
直谏就这样成了魏征生存的武器,小到皇帝纳妃,大到两国征战,都少不了他的建议。
他向唐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更是多达数十余万言。
魏征不做忠臣做谏臣,以激烈的言辞批判朝政失误,以坚定的态度对贞观之治纠谬补缺,更是奠定了自己第一谏臣的基础。
《旧唐书》说魏征:“好读书,多所通涉。”
所以他在劝谏时经常引经据典,也很擅长譬喻,唐太宗也愿意去听从他的建议。
比如唐太宗想封禅,魏征这样劝谏:
“有人长患疼痛,不能任持,疗理且愈,皮骨仅存,便欲负一石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大唐如大病初愈只剩皮包骨的人,你却让他背一石米日行百里,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一次,唐太宗要违背“男子二十岁当兵”的祖制,让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的男子都要去当兵。
魏征语重心长地劝说:
“把河水放光就能捕到很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
如果十八岁以上强壮的男子都被征兵,国家的税赋徭役又向谁要呢?”
魏征还擅长用比兴的手法,用树木、河流引申到治国: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长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在魏征的谏言辅助下,唐太宗功业初成。
此时,太宗对王道治国开始渐渐松懈,对于魏征的直谏,也开始有了抱怨:
“魏征每次都在满朝文武面前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
魏征便重提礼义治国,言辞甚为激烈,太宗不听谏言,魏征便不再搭理他。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曾大笑着说:
“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
唐太宗对此虽然有微词,却从未抹*过魏征的功劳: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
由此可见,魏征耿直谏言的倔强在唐太宗看来更像是一份独有的“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