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对自己狠点
从9月10日出发踏上世界杯征程到现在,中国女排已经在日本度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半个多月无疑是艰辛的。
本次世界杯,女排姑娘们一路奋勇前行,又一次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
她们堪称见过大风大浪、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但除朱婷、颜妮和丁霞外,袁心玥、龚翔宇和张常宁等人还是因年轻略显经验及抗压能力不足。坐在赛场边的郎平指导,要不时地暂停比赛,为姑娘们解压,摆脱心理压力。
9月23日,姑娘们3-0战胜美国获得七连胜,“冠军”的字眼也从那时起被人们一次次提起。
而面对赫赫战绩,扛着队伍拿下七连胜的朱婷轻描淡写地说:“中美之战只是过程中的一战,我们还要努力!”到了晚上,郎平带着队伍,一如之前备战的每一天,看录像、开会,不被冠军的呼声所冲昏头脑。
直到27日,姑娘们拿下荷兰,豪取九连胜,“冠军”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比赛结束后,球队迅速回到酒店,进行赛后恢复和针对塞尔维亚的录像学习。
郎平和教练组也不敢放松,依然是在录像学习会之后继续进行比赛的战术准备,一直忙到夜里12点才休息。
今天对阵塞尔维亚,郎平派出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颜妮、龚翔宇、丁霞、王梦洁,延续最强首发阵容。比赛过程中,她的那句“大家都对自己狠点,该摔就摔,该保护就保护”,让人印象深刻,更让人心疼……
整个大赛期间都在公众面前不苟言笑的郎平,一直到冠军落袋的一刻,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容,但心里还是念叨着下一场收官战,“虽然还剩一次比赛,明天还要集中精力把它打好,但首先还是要恭喜团队,恭喜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能够坚持到底。”
从骨干队员到主教练,多年来,郎平一直辛勤工作在第一线,是中国女排的历史传承人。而几代中国女排队员以她们团结一致、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全民偶像的诞生
38年前,21岁的郎平与队友们7战7胜,获得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那是女排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三大球历史性突破。
来之不易的冠军,点燃了人们对女排的狂热之情。也是从那时起,女排精神成了这支球队的一个代名词。
夺冠当晚,人们聚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其中有3000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她在最后关键时刻的跳扣动作,甚至被制成了邮票。人们亲切地称她“铁榔头”,是当之无愧的“全民偶像”!
在那个特别有荣誉感的年代,为了球迷的期盼、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每个女排运动员几乎都是一身伤病,骨折、膝盖磨损都是轻的。作为主攻手,郎平每天对着墙练球。传球100次一组,她至少做10组,丝毫不懈怠,练到晕倒也是家常便饭。郎平的姐姐说,她身上没有一处关节是好的,两只手的小指经常断掉。
不仅郎平,所有的女排姑娘们都是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持续努力着。当然,她们的付出也迎来了开挂的战绩:1982年获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获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
她们一步一个脚印,铸印“女排精神”。
1984年国庆35周年游行时,女排姑娘们在游行的花车中接受人们排山倒海式的欢呼。在国家的大门忽然向世界敞开的年代,郎平率先享受了“偶像”的感觉。此后,再无运动员享受这般荣耀。
然而,传说还在继续。
短短5年间,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的壮举,而郎平自己则包揽了三大赛(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1985世界杯)的冠军MVP。
当时,国家队的仕途已在脚下,郎平却选择去读书。她先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后来拿着夺冠时发的7000块奖金,远赴美国自费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