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东亚,据有史可考的资料,1858年,在大清国上海租界内也兴起过一个由在沪外国人组成的板球队——Shanghai Cricket Club(上海板球俱乐部)。该俱乐部直到今天,仍然在香港运营,还参与英联邦和中国的境内的板球比赛,并有成绩斩获。当然,其官方网站是英语的,而且面对媒体采访,该俱乐部经常是在contact(联系)申请上“只阅不回”,十足十门槛高企。另外,今天的中国上海也有数支业余及青少年板球队,归“上海市板球协会”指导。
21世纪的新征程进入21世纪,板球那慢悠悠的节奏也必须改观了。要知道,过去的板球可以打上很多天还决不出胜负。比如1939年3月的南非就有这样一场比赛,它开始于3月3日,结束于3月14日;结束的原因是参赛的英国运动员要坐两天火车才能到达开普敦赶上当月17日仅有的一班航船;而比赛结束时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原因为何?
还得简单介绍下板球规则——
板球是以击球(batting)、投球(bowling)和接球(fielding)为主的运动。参与者分两队作赛,通常每队11人,一队做攻击,另一队做防守。攻方球员为击球手(batsman),比赛时每次只可派两人落场,致力夺取高分数;一人负责击球取分,另一人配合夺分。守方则11位球员同时落场作赛,一人为投球手(bowler)负责把球投中击球手身后的三柱门(wicket),力图将他赶出局(out),其他球员为外野手(fielder),负责把击球手打出的球接住,防止攻方得分(run)。攻方的击球局(innings)完结后,两队便会攻守对调,得分较高那队为胜方。一般来说,传统板球分为回合制和不限回合制,在回合制中,指定回合数一队得分高,一队就取胜,如果是不限回合制,必须有一队队长认输,才能结束比赛!明白了吧?
为此,从第一届板球世界杯(ICC Cricket World Cup)在英格兰于1975年开始举办起,板球规则简化就成了商业化的必经之路。从最初的50回合降至20回合,板球越赛越激烈,观众反而越来越多。现在,板球世界杯比赛是世界上最多人观赏体育运动之一,是仅次于奥运会 (Olympic Games)、FIFA世界杯 (FIFA World Cup)、橄榄球世界杯(Rugby World Cup)的全球第四大赛事。
而今年国际板球理事会(ICC)主席格雷格·巴克利(Greg Barclay)表示,板球运动在全球有超过10亿粉丝,尤其南亚地区的人们最热爱该项运动,“我们有92%的粉丝都来自南亚”、“他们都希望在奥运会上能看到板球比赛”,其实是大大“隐藏”了板球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看看2020年巴基斯坦人十大热搜关键词里有六个和板球有关,印度人十大热搜中3个和板球有关便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板球运动随着大量中东人士涌入欧洲,欧洲人也爱上了这项运动。根据德国板球联合会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曼特尔透露,他们曾花了15年才组建起第一支板球队,但在2015年后,他所在的埃森镇一下多了100多名球员,每周光是来试训的新面孔就有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