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比起人物画,中国的花鸟禽兽都画的不错。这是为什么?
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解剖人是大不敬,但解剖动物那就无所谓了。
不但无所谓,还有深入的研究——当然是研究哪些部位可以吃,哪些部位不能吃啦。不然你以为我们这么丰富的饮食文化和菜谱是怎么来的?
这种研究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生物绘画的进步。
越是跟人类密切相关的生物,美术表现得就越逼真越好看。
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都看了吧?(没看的回头翻我之前的文章去)这些已经算是古代人物画的杰出作品了,但他们和阎立本的动物画比起来,写实程度还是略逊一筹。
《步辇图》人物,头重脚轻重心不稳
阎立本的动物画在哪看?
不好意思,原件已经没有了。
但我们可以看雕刻件啊!
古代绘画雕刻不分家的。
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制其征战四方时所骑的六匹战马图样,然后雕刻于石,立于昭陵,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六骏。
六骏原本在昭陵左右排列,排在东侧的是特勒骠[tè lè biāo]、青骓[qīng zhuī]、什伐赤;排在西侧的是飒露紫、拳毛騧[quán máo guā]、白蹄乌。
特勒骠
特勒骠:"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毛色黄里透白称"骠",所以特勒骠就是突厥人所赠的一匹黄骠马。它是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坐骑。李世民骑着它一昼夜间急追二百多里地,交战数十回合,连打八次硬仗,收复了大唐王业发祥地——太原和河东失地,七次令李世民化险为夷,所以它位居六骏之首,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