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恶小而为之下半句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5-24 06:46:59

勿恶小而为之下半句,(1)

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善良存在于每个人心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呼唤。善良最平凡,但也最有力量,它是当今时代最昂贵的一种存在。善良,是一种选择;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一种境界。

勿恶小而为之下半句,(2)

一、善良,是一种选择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新出生的婴儿,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非常接近。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每个个体的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佛教讲求慈悲,教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当今社会利益至上,人心浮躁。职场风云莫测,同事之间尔虞我诈。多数人每天都处在勾心斗角,相互算计之中。大家在追逐蜗角虚名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和本心。就连相对单纯、清静的校园也不再平静,2013年复旦大学发生了让人惊骇的投毒案,两个原本有着美好前途的年轻生命就此逝去,一位中毒身亡,一位接受法律死刑惩罚,他们家庭的命运也就此改写。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做过的所有善事,终有一天会回报到你的身上。善良可以传递。你的小小善行会感染他人内心柔软的地方,激发他人行善的*。善良的人往往会赢得更多的机会,也会在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经意间,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勿恶小而为之下半句,(3)

二、善良,是一种修养

有一个富有的老人,他喜欢无所保留地施舍帮助穷人,他积累了很多福德以至于震动了上天,天神怕他的福德超过了自己,就下界去到了老人身边说:“大爷呀,你知不知道你施舍穷人是要下地狱受折磨的吗?赶紧停下吧!不信你看看!”说完就示现了地狱的恐怖景象,并问了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你们为什么下了地狱?”天神和他们串通好了,所以地狱众生都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是因为总做好事下地狱的!”老大爷却说:“我为大家做好事,我很快乐!下地狱就下吧,看着这么多人受了我的帮助,我很满足!”天神听了很惭愧,说明了真实意图并让老人积累更多福德好升天界做天王。

看过人间冷暖,经历过世间险恶,经受过坎坷曲折,善良的人依然拥有赤子之心,懂得包容与体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选择了善良,便也不去计较做好事的成本,更不去计较做好事是否会有回报,他只是听从了内心最真实的那个声音。

一人行善,众人受益。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善良的人往往不善言词,更多的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善良的人往往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良的人心中有大爱。

勿恶小而为之下半句,(4)

三、善良,是一种境界

善良不仅仅局限在人类,万物有灵,善良普及天下苍生。

弘一法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平生非常爱惜小动物,他去日本留学时曾经拍了电报来问家里养的猫是否平安。出家之后更是极为慈悲。有一次,他到丰子恺家里,子恺请他在藤椅上坐。他把椅子轻轻摇动一下,然后慢慢地坐下去。子恺起初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是如此,就斗胆启问。他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蚂蚁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临终前,绝笔书罢,交待后事时,他嘱咐:“当我呼吸停止时,要待热度散尽,再送去火化,身上就穿这破旧的短衣,因为我福气不够。身体停龛时,要用四只小碗填龛四脚,再盛满水,以免蚂蚁爬上来,这样也可在焚化时免得损伤蚂蚁”。弘一法师一生慈悲为怀,博爱天下,对生命怀有如此的敬意与尊重,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缺乏的精神。

善良就像一束鲜花,含苞待放,给你带来惊喜,不知道何时会绽放在你的生命里,带给你经久不散的芬芳与感动。一个人可以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但是最重要的他不能丢失内心的那份善良与真诚。

《易经》里面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当你遇到身处困境之人,愿你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希望之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