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二、《春》鉴赏
口语诗化似春雨
《春》是我国现代散文的珍品。诚然,催人奋进的主旨,严谨细密的结构为其成功起到了奠基、定势的作用,但它巨大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赖于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春》的语言风格,可从诸多方面研究。这里仅就作品的口语化与诗化的特点略加分析。
“辞,达而已矣”(《论语》),古人简赅地提出了文学审美的一条基本原则;大凡有出息的文学家都在实践它。王国维认为,好的文章必须“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人间词话》),《春》体现了这一灼见
“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捱过寒冬的人们一旦从河边柳桁梢头发现了淡淡的鹅黄,从缕缕晚风中感受了温柔,都会打心底发出这种喜悦的呼喊。朴质无华的开篇一下子就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这好比京剧名角儿一声“叫板”使得了“满堂彩”似的。靠什么?不靠戏文,靠的是“韵味”。如果说,“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文学语言,那它也来自民间:大人小孩儿都晓得有个“春姑娘”一年一度要降返尘风,谁不盼着早见到她呢?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单看这一句。以为是一年级国语课本上的句子,但在《春》里它用的“是地方”,”魅力”就出来了——红脸的太阳给初涨的溪水和朗润的山披上绯色的纱衣,使“刚睡醒”的世界有番“欣欣然”的景象,温暖而有活力。这“脱口而出”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实际上是得到艺术升华的一种新语言。这类语句在《春》中俯拾皆是,于是便形成了风格,表现了作者“回到朴素,回到自然”(朱自清《今天的诗》)的审美意念。又如写春雨吧,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谓不妙,可那“潜”、“润”二字就不见得雅俗共赏了。朱先生则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几个妇孺皆知字眼儿,给人直觉上真实形象的感受;再一咀嚼,文学特色相当酽:春雨的特质(细密、纤洁、绵长)竟被这口语写活了,博喻的辞格亦作绕指柔。这语言风格很为鲁迅看重,称它“缜密而漂亮”是“对旧文学的示威”(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朱自清语言风格的形成是他顺应新文学发展潮流的结果,这是时代的产物,“表示旧文学之自为特长者,白活文学也并非做不到”(同上),这种特点在当时许多进步文学家的作品中都有反映,正如胡适在二十年代初所肯定的,“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以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当然,口语化不是叫大家都来写“春天里那个百花香,楞里格楞”一类的街头小唱,入文的口语应当“质而不俚”,否则便无美而言。口语化是散文语言的一种个性,《春》的主旨是要把美好与希望送给世人,多用口语当然得体;而《荷塘月色》换了主旨,语句便典丽含蓄起来。诗化问题相当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化”不是将文幻化成诗,而是“化”诗的韵味入文。若认为散文越趋近于诗便是上品,那就回到“诗三百”的年代去罢,何必再走“以骈化散”的“冤枉路”!《春》有诗的意境,但有意在语言上别于诗,这只要对照作者同期的一首小诗便清楚了:“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细雨》)。这首诗恰恰证明诗、文同出一人之手,然而又各树一帜。“化诗”,是—种手段,擅诗的佩弦先生深谙此道,且读春雨“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便让人拍案叫绝了!确乎逗人诗情,一时“斜风细雨不须归”,“微风燕子斜”之类的佳句都被钩沉;即或直引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也要顺势一化,“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摸着你”,真是雅俗相济,心裁别出。这对以诗化为目的散文家倒是极好的教训。
结尾那脍炙人口的三句,有人说是颂诗,若真的单撷下来,视为新“截句”,怕诗人们又不肯苟同了。其实,那正是散文一唱三叹的典型笔法。
三、问题探究
1. 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迎春图(第7段)。表现的春天景物特点: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富于美感,三、似有灵性和情感。
2. 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
除了写景,还有抒情,并蕴含哲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景,遍布全文;情,细分为欣喜之情、热爱之情、向往之情;理,表明大自然生生不息,如同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世间万物萌生,繁盛。作者通过写景来抒情,各处都是景情交融的语句;哲理则贯穿课文始终,尤其是课文最后三段非常明显,可参见“整体把握”。此问题的探讨,难在哲理的挖掘,第一,需要品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春天由微小变得茁壮的规律;第二,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悟,即认识到春的生命力极其强盛,认识到春天是最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由大自然的规律决定的。
3. 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课文的语言特点,一是生动形象,避免抽象叙述,如不说“春天来了”,而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变抽象为具体,并且诉诸读者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二是句式富于变化,多短句,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三是词语丰富,且处处恰切,没有任何生硬之处。本文虽然写于几十年前,语言却无陈旧之感,说明作者是从文学语言中精炼出了最普遍、最凝定的部分,来作为自己的写作语言;四是口语化,多用叠音词,给文章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氛围。下面列举课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作简要分析。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张开了眼”是与“刚睡醒”呼应,不光有具体形象的“眼”,还有“张开”的行为,非常形象;这里的“红”富有动感,照应了“太阳的脸”的特点,也非常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连贯的气势。
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现在置于其后,显出错落,颇有机趣,也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说这句话时,经常联用下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激励人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④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4. 为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一是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而且都很精彩。有的突出景物的色彩,如“红的像火……”;有的强化动感,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还有的诉诸听觉、嗅觉、触觉等,不胜枚举。二是拟人,在作者笔下,几乎所有景物都成为有灵性、有情感的。三是排比,见于春花图、春雨图和最后三段。四是引用,有两处,即“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修辞手法,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而是综合杂糅的,例如“红的像火……”等句,就是既有比喻又有排比的。探究课文的修辞方法,是揣摩、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