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已加入美国籍的日本人,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的高级研究员真锅淑郎是获奖者之一。这样,包括加入外籍的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增加到20人。日本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早在2001年,日本就宣布要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现在才2021年,人家就实现了20个诺奖(包括介入外籍的),可以预见这个目标是很可能会实现的。很多人可能都有疑惑,为什么小小的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就这么多?
我们无论人口还是地域面积不知道是日本的多少倍?我们何时才会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的局面呢?
有人说,到2030年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复旦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曾经在一个栏目中专门讲过这个问题。
他说:到2016年,中国的研发费用是1.54万亿元,占世界的20%,仅次于美国了,超过欧洲28国的总和,也超过日本。目前日本的研发费用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那为什么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比中国多很多呢?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因为诺贝尔奖的特点是奖励二三十年前的科技成就,它有一定的滞后性。日本在2008年到2016年是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实际上是证明在日本鼎盛的时候,它当时的研发投入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二的,仅次于美国。
这些年,我国高度重视科研投入,研发经费已经占到GDP的2.4%,另外,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所以到2030年至2040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很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
也有人说,中国本土科学家之所以难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奖对中国人有偏见。中国人对诺贝尔奖一直是有某种偏见的,认为它的评审并没有那么的公正公平。看看我国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和莫言就清楚了。这两位在国外都被捧到了天上,毕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作家,但在我国,却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特别是对莫言,很多人认为莫言是在故意迎合西方的审美,没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出现一些粗俗的东西,还有人认为他写了太多社会的阴暗面,总是描写很多酷刑血腥的场景,认为他这是在丑化中国。所以莫言才会得诺贝尔奖。
但如果对中国人真的那么有偏见的话,为什么国际学术期刊还发表那么多中国学者的论文呢?我们要承认我们自己的差距,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赶上别人。
中国获得的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少?实际上作为中国人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一点原因:
1、我们的教育功利性比较强,大多数人学习不是为了兴趣爱好,而是为了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2、我们的科研环境有待改善,很多科学家不能静心地搞科研。
3、我们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很多人很难在一件事上持续的研究下去。
4、我们的基础教育学生普遍学习过度,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都有所损失。
浙大教授郑强曾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中国的学生在学生时代获得奥赛冠军的那么多,为什么成年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么少呢?原因实际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男人在做小男孩的时候没有时间玩,不允许玩。中国的孩子小时候因为过度学习天赋被挖尽,等到了大学,就开始拼命玩,再也不想学习了。”
个人观点:
不管大家对诺奖有什么看法,但目前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要不断改善,唯有如此,我们的科研实力才会进一步增强,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几年后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
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