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态度吗,孟子的四端表述正确的是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19 21:42:17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态度吗,孟子的四端表述正确的是什么(1)

最近教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突然悟到,所谓的“舍生取义”并不是孟子最想说的,他最想说的其实应该是最后一句,“此之谓失其本心”。

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孟子在儒家地位仅此于“孔子”,从宋代以来“孔孟”就开始并称。为什么“孟”“的地位这么高,简单点说,就是孟子把孔子的学说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众所周知,孔子提出了“仁”的观念,这个“仁”简单点说,就是“仁者爱人”,往深里说,“仁”就是“天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孔子一方面提出“仁”的观念,一方面也指出,普通人只要不断进行道德实践,就可以体会到“天道”,就是“仁”,正如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还拿自己举例子,他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了达到“仁”,孔子花了五十五年。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态度吗,孟子的四端表述正确的是什么(2)


但孔子没有说明,“仁”从哪里来,更没有说出人为什么能通过道德实践体会到“仁”,体会到“天道”。孔子只是说怎么做,却没说为什么?

这个缺陷就由后面的孟子弥补了,孟子认为,人有四端之心,

“四端是指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如此说来,“仁、义、礼、智”这四个儒家最看重的道德规则就有了来处,都来源于“人心”。就是《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上天”与“宇宙”运行的规律,就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完美的落到了“人心”上。

与其苦苦追求外在的“天道”,不如探求内心。这和后来的佛家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倒是异曲同工。

可是话虽如此,却知易行难。人心是软弱且不稳定的,“贪嗔痴恨爱恶欲”,时时刻刻扰乱人心。就比如,孟子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可是放眼神州,“见义勇为”尚且难做,又何谈“舍生取义”,满眼满目的不是蝇营狗苟,就是放纵恣睢,再不就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偶有“众人人皆醉我,我独醒”之辈,也被无情的视为怪人,被大家排挤到爪哇国去了。这样的行为,就是“失其本心”。

在“鱼我所欲”中,孟子尽管倡导“舍生取义”,但我以为,他最看重的却是最后几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倡导“舍生取义”也许只是孟子的一个幌子,他最希望的芸芸众生能够复其本心,不为宫室之美,不为妻妾之奉,不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能够不被*蒙蔽双眼,能够客观准确的认识世间万物,能够澄明自己的内心,不丧死自己的本性。做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指态度吗,孟子的四端表述正确的是什么(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