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是如何起承转合的,书愤的三处对比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3 15:46:09

人教版2002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34页收录了陆游的《书愤》一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中注释9[气如山]释为: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有此语。气,悲愤。其实,这个解释是不准确且带有明显偏差的,应该是编辑粗心大意,校勘把关不严所致。我们认为,这个“气”不应是悲愤之气,而应该是豪迈之气!

我们知道,古人写作诗文注重结构章法,讲究起、承、转、合。所谓的“起“,就是开头,开启下文。或开宗明义,或巧设悬念,或平叙事实,交待缘由等。承,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承接要自然,还要兼顾启下。转,就是转折,要有所变化。或由叙事写景转入议论抒情,感情由悲转喜或由喜转悲转怒等,要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毕竟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一样。合,就是结束结尾。可篇末点题直抒胸臆,也可启发联想让人回味。

让我们再回过头分析陆游的《书愤》。首联是“起”,作者年轻时没受过什么挫折,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他年轻气盛甚至不乏轻狂,以为举手投足谈笑之间就可以指点江山!以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词句)就如探囊取物般唾手可得!所以,他这时候的“气”,毫无疑问不应该是悲愤之气,而应该是豪迈之气,甚至是狂傲之气!颔联是“承”,承接上文而来,用两场胜仗来印证和支持他的豪迈。你看,在瓜洲渡宋军驾驶楼船乘着夜雪大败金兵;在大散关,宋军金戈铁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敌人。这时的他,真是气壮山河,哪有一丁点的悲愤?再看颈联是如何“转”的。不管曾经如何风光多么豪迈,均已成为历史。不管作者多么自负,自许为“国之长城”,事实上后半生的陆游,简直可以说是寸功(军功)未立。可揽镜自照,已是鬓发斑白!再想到自己未酬的壮志,怎不教诗人悲从中来愤懑不已!至此,诗歌的感情表达完成了从豪迈到悲愤的转换。尾联是“合”,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篇末点题,抒发了壮志未酬人已老的悲愤之情。纵观全诗,诗人的感情从豪迈到悲愤,对比鲜明强烈。所以,在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显然不宜解释为“悲愤”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文起承转合的结构章法,我们不妨多看一两首诗。先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首联写自己被贬到“巴山楚水”的偏远地方,且一呆就是二十三年,自然是“凄凉”的,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低沉哀伤的,这是“起”。颔联用向秀和王质的典故,写出诗人怀念旧友可有的已不可见,回到家乡已恍若隔世的感慨,感情仍是哀伤的,这是“承”。颈联“沉舟”两句仿佛异峰突起,将感情从低沉中振起,“转”得似乎有点突兀实际上却非常自然。不是吗?沉舟侧畔,无碍千帆竟过;病树前头,难阻万木争春!感情基调从低沉到昂扬,实现了华丽转身。尾联是“合",也是篇末点题,感谢白乐天的赠诗,并表示要以此来振作自己的精神。

再附刘禹锡另一首诗供读者自己品读体会,德叔不再评点。《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

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

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

闻琴泪尽欲如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