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这首诗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它概括了诗人一生的军旅生活,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表明了诗人那个时代所有爱国者的共同感受。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首联追述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那知”发问,表明极度的悲愤:自己年轻时不知社会上事情的复杂和困难,只知道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为祖国效力。“世事艰”承“那知”,暗示投降派的阻挠抗战,这个“艰”不是年轻时就清楚的,而是到年老时才悟出来的道理,自然使人顿生无限的感慨;“中原北望气如山”表现自己恢复中原的抱负,“如山”一喻显示非凡的气势,既形象又概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颈联为渲染自己立志抗金的英雄气概,追述了两次抗金的战例。“楼船”指宋高宗三十一年冬,完颜亮率军南侵,曾一度占领瓜洲,宋军造战船抵抗,使其不得渡江南下;“铁马”指同年秋金军占领大散关,被宋军击退。这一联不论是军事行动还是客观环境的描写,全用名词排列,艺术地概括了诗人十年的军旅生活,表现了宋军威武雄壮的军容,显示了诗人对恢复中原宏伟抱负的信心。
颈联从追忆转入到现实,抒发诗人岁月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愤。这种感情全由抱负未能实现这一点生发出来。“塞上长城空自许”,是指诗人曾以南朝宋代大将檀道济自比,说自己是一道抵御敌人的万里长城,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祖国山河依然破碎,不仅未能恢复中原,而且又失去了许多国土,“空自许”更增加了悲愤的感情;接着从追忆转入现实,对镜自照,鬓发已斑,诗人有志不能申,有力无处使,有才无处用,对南宋统治者及投降派的谴责也在这些沉痛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尾联借诸葛孔明伐魏以自况,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减当年,隐含着才能不为用,壮志难酬的痛苦。诗人虽有壮志未酬空自许的感叹,但他毕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始终怀着恢复中原的愿望,这不禁使之怀念起诸葛孔明来,孔明的《出师表》表明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为的是“兴复汉室”,这种愿望正好与诗人一致,所以诗人便更加敬佩这位丞相了。诗人为寄托自己的愤慨,借用历史故事,意味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