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前半生,马不停蹄地向宋孝宗上书,进谏,要求出师北伐。
哀叹那个混乱的时代,有明君时,无忠臣,有贤臣时,无强将。尽管,孝宗在位时,有意起用主战派爱国人士,却抵不过弱国手下无强将。无论是张浚,还是王炎,都用错了叛兵,致使陆游收复中原的志向,几度遭受重创,主战之路难于上青天。
外加上朝廷那帮“议和派”的势力太强,三番四次打压陆游,诬蔑他,逼他远离政治中心。
55岁的陆游愤然辞官,在山阴闲居五年,专注诗文,诗名远扬。此时的孝宗任命他为严州知府。陆游原本想婉拒,皇帝却对他说:严陵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你大可在处理完公务后,四处游览,创作诗赋。
连皇上都开金口了,陆游只得再次用行动来表明心迹,在严州任职时,实施“重赏赐,减免罪行”,对老弱贫困者进行赈恤。他的善举,赢得了百姓的爱戴。空闲的时候,他开始整理过去的诗文,并装订成《剑南诗稿》。
此时的陆游,已是61岁的白发老翁,回首往事,有感一颗雄心依旧,更挥笔写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气魄如山。
37岁时,他在镇江府任职,张浚搭乘水军楼船,往来建康与镇江之间,率领兵卒抗金,夜渡瓜洲;
48岁时,跟随王炎曾临大散关,与同僚们商讨抗敌之策,金戈铁马,热血沸腾;
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好比万里长城永不倒,然而,此时镜子里的他,两鬓已花白。
尽管已有“廉颇老矣”之态,但,他心里还装着一个统率三军的诸葛亮,还铭记着诸葛先生的《出师表》。
那一段豪言壮志:“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一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早已成为陆游一生的座右铭。在他看来,此时的南宋,已经到了危机存亡的艰难时刻,君臣万不可松懈,有志之士理应舍生忘死,继承先帝们的遗志与恩德。作为一国之君,更要兼听明理,采纳忠言,将历代先祖的美德传扬下去,鼓励军士的斗志,不要退缩,灭了自己的威风,长了敌国的气势。
有人评说,陆游这首《书愤》字里行间,浑厚苍劲,渗透着杜甫的诗韵。但,出征过沙场的陆游,经历过朝堂风波,诗词间,更是多了一份刚劲,他骨子里的文武兼修,宛如韩愈再世。
虽然,像陆游,张孝祥他们活在这个朝代,有点生不逢时的忧伤,但这个时代,确实需要像他们这样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为后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欢迎留言,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