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保健课的意义,学习体育保健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5 23:42:05

大学体育保健课的意义,学习体育保健学对大学生的意义(1)

第一章 大学体育概论

第一节 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最终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将成为大学生人生中一笔可供终生享用的财富。

一、健康第一

何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呢?它是指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教育现状,为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它包括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

大学体育教学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体应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

(2)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身方法的传授。

总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体育运动能消除人们由于工作、学习等造成的压力,调节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品质。通过体育教学实践,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健康的意义,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的有效途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以保持终身健康,这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来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则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以实现学生终身的身心健康为根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和成功体验,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素养和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它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进步,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终身体育是目标

终身体育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都要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与指导,它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国家的体育学者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据人体自身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思想。这一思想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在多年的体育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终身体育是健康的基础,它对人们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在生长发育时期,可以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在成熟期,可使人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旺盛的精力;在衰退期,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据生物学专家推算,人至少能活到100岁,但人们普遍达不到这个“生物年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终身体育。“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应当伴随着人的一生。

(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既是为了达到在校期间的体育教学目标,也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从终身体育的范围看,它包括家庭体育(婴幼儿)、幼儿园体育(幼儿、儿童)、学校体育(儿童、少年、青年)、社会体育(成年后至老年)。学校体育阶段正是儿童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体育意识培养得怎样,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如果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发育得不好,如脊柱侧弯、驼背、腿畸形等,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造成终身的缺陷。若在青少年时期,通过学校体育,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自我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学会几种实用性较强的健身方法和1~2个可以参与的运动项目,将会终身受益。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也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同学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珍惜学校体育,热爱学...

(二)大学体育承载着IQ尤其是EQ提高的重任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党中央对学校教育重新提出的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第一”的第二次提出,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当前,由于健康理念与国际的接轨,现代的“健康”概念已经冲破了单纯“体魄”的范畴,是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等全方位的健康。

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时代对于这一任务的要求是要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重点,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尽快成材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并教会他们学习、做人、做事。面对着这个任务要求,德、智、体、美不可能独立完成,只有共同完成这一系统工程,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德”是方向、“智”是根本、“体”是基本前提、“能力”是核心。这种能力就是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它包括:生存能力、自学能力、抉择能力、适应能力、研究能力、审美能力、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因为作为现代优秀人才除了“智商”要高之外,其“情商”也要高,否则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不具备“情绪管理”能力的人,就无法提升自己的“社交经营”能力。这样的人即使满腹经纶、智商很高,最后也会由于情商的低下而人际关系紧张,或者由于常常处在情绪失控的怪圈中不能自拔而一无所成,甚至做出愚蠢、有害的事。

(三)我国大学体育的定位

素质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思想。“素质”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才能“养成”。因此,素质的培养也不是某一个系统或某一学科单兵作战就能奏效的。它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共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大环境,更需要德、智、体、美共同构建。学校体育在“营造和构建”中的作用也绝不只是强身健体,还包括在把握这一基本功能后,遵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所下达的“掌握”“养成”和“培养”这三项任务,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所谓掌握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所谓养成即“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所谓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从这些规定的精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已经风靡全球的“国际健康促进战略”和“体育为健康”等“积极生活运动”的时代精神在我国体育教育中的体现。从全方位的健康概念出发,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年会又提出:“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只有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

1.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在目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意味着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它不仅仅是运动的技巧和能力,而且包含着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应该是受过系统体育教育的人。他应该懂得体育促进健康的基本常识、体育健身的基本理论、体育文化的基本内容,从而具备终身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技能。

大学体育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还必须负有普及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的责任。为此,建议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突破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分类方法,依据上述任务把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三类:体育文化传播类、体育技能培养类、身体素质提高类(或健康标准)测定类。

2.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大学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通过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改变学校体育过去单纯追求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传习,用新的健康观改革学校体育,使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真正健康地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参加运动的机会更少,而生活节奏更快、竞争更加激烈。新的生存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是强烈的心理的紧张和压力,这种高压的心理负荷,再加上身体运动机会的减少,健康就成为现代文明中的世界性的问题,更是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方式受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步入市场经济不久,多元化的价值观正在形成。理解青年的需求,把大学体育活动和当代青年的体育价值观结合起来,让体育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融为一体,培养团队精神。这不仅是党和人民对现代大学体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育人的需求。

3.倡导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把体育看成是强健体魄的手段,而且更要重视体育在健康身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鉴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特点,学校体育要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运用集体活动的“亲和力”和“内聚力”促进学校道德品质教育的成果转化。

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体育活动一般都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它不仅小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在激烈的竞争或合作中,随着胜利或失败,学生们的角色和地位也随之不断转换。大学体育活动在满足了青年生理需要的同时,容易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因为在同欢乐、共叹息的体育活动中,彼此间情感上的融合、人际间亲密的交往,正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融相通的时候。而参与者要在强烈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刺激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使之与集体的需要吻合。通过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为他们展示运动才华或组织能力提供机会和空间。大学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们有展示和证实自己的机会,而且在大家共同追求集体荣誉时,思想品德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这不就是极好的情商(EQ)训练吗?

在青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情感是认识升华的信号,是思想转化为行动的中介。当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但这些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做基础,就会沦为空洞的说教。大学体育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性的,它能为学生们提供彼此交流的机会、拓展着人际交往的空间。在大家共同为一个目的同欢乐、共叹息时,同伴们真诚地助威、欢呼,关切地递上一杯水、一块手巾,彼此间诚挚地鼓励、安慰,此时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的形成只需一个恰如其分地引导,无需说教,岂不事半功倍!而体育竞争更是体力的拼搏、智慧的较量,学生们要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智慧;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准确的判断力与合作精神,以及种种支配人们行为的心理特征即“情绪管理”能力,会在运动实践的磨炼中逐步形成,“社交经营”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大学体育工作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理论依据和特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承担着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的任务。

5.道德健康

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年会提出:“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所赐,可简单解释为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是一种“使人向善”的规范与提升。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在全民族中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道德健康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是提高公民文化修养水平和自身素质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使个体思想、品质与行为趋于理想化。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中心统计:结核病、流感、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常见病的死亡率,与道德文化修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文化水准越高,则患这些疾病的死亡率越低。对个体道德水准与文化修养影响健康的认识,我国古代早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说法。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或“损人又不利己”,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就无健康可言了。

总之,现代大学体育,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在为每个个体健康和人类发展服务的同时,还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大学体育是促进当代青年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它必将在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的高度统一的过程中,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大学体育虽然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育、教学方面,它既有德、智、美教育系统的共性,同时由于它的教学和育人都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而进行的,因此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大学体育结构是由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含早操)、群体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几个方面组成的,是具有特定的教学、育人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架素质教育立交桥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只有把学校体育的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具有“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

一、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高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由于体育课程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组织的专门的教育过程,因而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最基本途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因此,体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但就大学生而言,上体育课是国家赋予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每个大学生都应运用这一权利,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从而享受到体育带来的无限乐趣。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根据各高等学校实际,一般在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个别有条件的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目前,许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体育改革的途径,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选项课,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且纳入素质教育学分管理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有部分学校对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力图按学生兴趣施教使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目标。总之,不管开设什么形式的体育课,目的都是为了使全体学生更好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体育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课依据体育理论教材由教师在室内课堂进行讲授,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知识及体育实践方法。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的要求,为了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文化内涵的理解,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学时应该占10%,并作为体育课程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实践课则以身体练习为基本锻炼手段,通过提供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地与设施,构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门教学过程。由于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接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体力与智力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使实践课教学在遵循一般教学普遍法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和人体能力变化的规律。当前,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终身教育所强调的关于个人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应与自身相冲突”的观点,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与能力,并以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原则,我们把高校体育课程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普通体育课

普通体育课是专为一二年级学生所开设的必修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教学要求具有普遍性,要求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任务。凡身体健康无残疾的学生都必须按规定要求通过考核标准。普通体育课有严格的学时规定及学籍管理的约束,但为了提高人才的质量,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目前围绕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重大问题,现提出课内外一体化,加强体育理论课和实行教学俱乐部制等改革措施,这必将对体育课程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保健康复体育课

《新纲要》提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保健康复体育课专为患有慢性疾病或有残疾的学生开设。其目的在于增进体力,帮助恢复健康,调节生理功能和矫正某些身体缺陷。根据有关规定,参加保健康复体育课的学生须经医院证明,体育教研室(部)同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保健性、康复性,具体要求可适当放宽。

(三)体育选修课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完成普通体育课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专门训练,不断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和能力。在高校更好地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寻找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娱乐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点,并把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作为追求目标,已成为体育选修课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的“三自主选课模式”

“三自主选课模式”是《新纲要》中提出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其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指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高校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及生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了。

“三自主选课模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三自主选课模式”的构建,引入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促进了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励着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它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推动了学校业余体育生活的发展,同时也构建了“教师、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之间良性互动的体育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五)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伴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等科学理念的确立,各高校普遍进行了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体育教学模式已由比较单一发展为多样化,其中,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就是此阶段应运而生的产物。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的新型教学模式,将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分层分流”教学,“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选择和参加一种或多种体育教学和健身锻炼俱乐部。参与者可以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并在活动、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角色,增加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

二、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体育有课内外的区别,课外体育不仅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同时它又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在满足青年个性的求知欲和生理、精神的需求后,使他们在强体、健心两方面同时受益。可贵的是这种受益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例如,运动对意志品质的磨砺,严格的规则对纪律的磨炼,不吃苦便不能成功的锤炼,不团结合作就不能取胜的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挫折等,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成熟,从而达到情商训练的目的。

课外体育活动包括作息制度中的早操、课间操和课外阳光体育运动、校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它虽然不像体育课程教学那样有规定的内容、严格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但根据阳光体育运动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出勤次数和评分标准由学校确定,且也应该作为学生该学年的综合评定成绩的一个方面。

(一)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一般每次一小时左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但以振奋精神、活跃情绪、持之以恒和不过于疲劳为原则。其内容可以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可以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兴趣特点开展各种各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育娱乐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多样易行,可独立按计划进行,或组成兴趣小组,或以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进行锻炼,也可以进行班级间、寝室间的一些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调节身心,消除脑力活动引起的疲劳,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服务。

(二)校外体育活动

校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家庭和社区进行的体育锻炼。它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对学生增进健康、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社交活动和发展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与习惯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假日去体育场(馆)、游泳池、射击场、公园等社会场所参加辅导、测验、比赛和游乐活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郊游、远足、爬山、野营等活动,还可以参加寒暑假中举行的冬令营、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

《新纲要》指出:“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热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好、有专项运动特长的学生,按项目组织起来,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它是在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基础上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一个基本途径。组建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队伍进行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项协会运动训练队

只要身体素质好,有专项特长,兴趣浓厚,本人自愿,经过批准就可以参加单项协会运动训练认。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设备、传统运动项目等条件来决定。训练的目的可以是为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也可以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种训练队常以单项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完成训练任务。在这种训练队基础上可以产生班队、年级队、系队、校队的优秀人才。

(二)学校代表队

一般是有定期比赛的项目,其目的主要是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传统运动项目和上级比赛的竞赛规程来决定,其队数和每队人数均比兴趣训练队少,一般由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学习成绩合格、思想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

(三)高水平运动队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且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经报教育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据此,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有了崭新的面貌,为适应开拓竞技体育人才输送渠道和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课余体育训练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由于运动训练本身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教育过程,其实质是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改造,训练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队风训练等。因此,为了提高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除了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基础、作息制度及生理、心理特点制订专门的训练计划外,还应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四、课余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竞赛是检查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竞技与娱乐性的特点,不仅可以活跃课余生活、振奋精神、愉悦身心,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交往和友谊。因此,它是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一种好形式,对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有着积极的影响。课余体育竞赛应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全校性的运动会和体育节一般由学校组成一个组织委员会来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单项竞赛一般由体育院部配合单项协会和俱乐部组织;其他简便易行的竞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等,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社团、队组织完成。另外,课余体育竞赛还可以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体能测试项目,专门举行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竞赛活动。为迎接比赛,特别是全校性的竞赛,各参赛单位要兴起锻炼和选拔热潮,人人都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使体育竞赛成为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杠杆。此外,课余体育竞赛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际间体育竞赛活动,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校的凝聚力,丰富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思考题】

1.简述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

2.我国大学体育的定位是什么?

3.谈一谈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