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平时种田为生,他的田地里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他的农具,再也不种田了,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跑来撞死的兔子。但是,他再也没有等到来撞死的兔子,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现在常用来比喻不通过努力,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的人;也用来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的人。韩非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那些想用古代帝王的政治理念来治理当代民众的人,跟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可笑。
【出处】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五蠹》。
【原典】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一个农夫,耕者,耕田种地的人,即农夫。旧本为“宋人有耕田者”,清代王先慎校注时参考艺文类聚九十五等资料,删去田字,改为“宋人有耕者”。
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走:跑。
释其耒:释,放下。耒,古代一种翻土的农具。释其耒,放下农具,这里是指再也不种田了。
冀:希望。
身:这里指农夫自己。
(注:原典参考清代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致。)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