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两分线离篮筐多远,篮球场罚球线和三分线多远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26 05:29:34

庄神牛啊

进攻篮板率和防守篮板率的统计方式一样,只是球员篮板数改为球员进攻篮板数或者球员防守篮板数即可。

4.助攻率:即助攻效率,或称助攻百分比,记录球员在场时,助攻队友的进球数与总进球数的比值。公式:球员助攻数÷(球员上场时间÷(球队所有球员上场时间÷5)×(球队总进球数-球员进球数),这个不用多说,首先你的助攻数要多,第二如果你的进球相对比较少,不是球队的攻坚手,你的助攻率也会高,比如朗多就会远高于哈登,虽然两者的助攻数差不多。

5.抢断率:即抢断效率,或称抢断百分比,记录球员在场时,抢断次数与对手持球进攻次数的比值。公式:球员抢断数×(球队所有球员上场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对手进攻次数,抢断率排名第一的居然是布拉德利,没有想到。

篮球两分线离篮筐多远,篮球场罚球线和三分线多远(5)

抢断率排名前五

6.盖帽率:即盖帽效率,或称盖帽百分比,记录球员在场时,盖帽次数与对手两分球出手次数的比值。公式:球员盖帽数×(球队所有球员上场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对手两分球出手次数),如果碰到三分大队火箭和勇士,那就搞笑了。

7.失误率:即失误效率,或称失误百分比,记录球员在场时,失误次数与总持球次数的比值。公式:球员失误数÷(球员两分球出手次数 0.44×球员罚球次数 球员失误数)

8.使用率:即使用频率,或称使用百分比,记录球员在场进攻时,终结进攻比率。公式:(球员出手次数 0.44×球员罚球次数 球员失误次数)×(球队所有球员上场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球队所有总球员出手次数 0.44×球队所有球员罚球次数 球队所有球员失误次数),公式有点长,如果简单点就是球员在越短的时间内出手次数越多、罚球数量越多、失误数越多,一般使用率越高。使用率高的人一般都是球队核心了,看看历史前十吧

篮球两分线离篮筐多远,篮球场罚球线和三分线多远(6)

使用率历史前十

9.进攻效率:即每100个进攻回合,球员的得分。数值越高越好。

10.防守效率:即每100个防守回合,对手的得分。数值越低越好。

11.WS:即胜利贡献值,这是一个复杂的算法体系,由Bill James于2002年在他的专著《胜利贡献值》中提出,有些专业人士也不太认可他的这个算法,但是也有相当人士赞同,目前主流的网站包括NBA数据统计还是认可他的这个胜利贡献值算法。具体算法:进攻WS=((球员得分) - 0.92 * (联盟每回合得分) * (球员进攻回合数))/(0.32 * (联盟每场比赛得分) * ((球队节奏) / (联盟节奏))),是不是很懵圈?我也懵圈。如果简单点就是球员利用越少的进攻回合数得到更多的分数,同时球队节奏弱于联盟平均节奏,那么胜利贡献值就会越大,你不能进攻节奏很快,那样不一定,因为进攻节奏快得分的概率就会增加,同样对手也增加,胜负未知。

篮球两分线离篮筐多远,篮球场罚球线和三分线多远(7)

胜利贡献值历史前十

防守WS=((球员上场时间 / 球队比赛总时间) * (球队防守回合数) * (1.08 * (联盟每回合得分) - ((防守评分) / 100)))/(0.32 * (联盟每场比赛得分) * ((球队节奏) / (联盟节奏))),已经懵圈。

12.PER:效率值,即player efficiency rating,或称效率值、霍林格效率值,由ESPN专栏作家hollinger提出。NBA对于球员有一个综合判断指数:效率准则,这个效率指数的最基本思路是将一名球员球场的表现折算为一个可以进行比较的数字,保障了不同位置的球员都可以在一个通过换算后的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较。

公式为:[(得分 篮板 助攻 抢断 封盖)-(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失误次数]/球员上场比赛的场次。从公式可以看出,这个效率值更偏向于进攻性球员,因为对于以防守为准的球员,抢断和盖帽很难获得很高的数值,而得分就不同,进攻能力强的得分球员30分,40分亦属于正常,比如本华莱士,缺乏自主进攻能力,得分与助攻不可能多。这个公式虽然呈现得不是特别客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球员的综合实力,是目前NBA官方最常用的效率指数算法。

篮球两分线离篮筐多远,篮球场罚球线和三分线多远(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