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用了什么原理,水车的工艺和原理简介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26 06:58:48

左:桔槔井示意图

右:耕织图,图中农夫所使用的工具为桔槔

故事从侧面反映了桔槔在当时属于新的汲水工具,它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一般人都会乐于采用。

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华北平原还有很多地方使用桔槔汲水。当前桔槔汲水的使用越来越少见,年轻一代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因此在一些旅游景区,设置了桔槔供游人认识、尝试,以激发游兴,增强对于中华水文化的了解和体会。

水车用了什么原理,水车的工艺和原理简介(5)

辘轳,《钦定授时通考》插图

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辘轳[lù lu]的发明,克服了桔槔仅适宜于浅井或水面开阔的沟渠的局限。它运用定滑轮原理,将单向用力方式改变为循环往复的用力方式,可从深井中提水,既方便又省力。

宋代《物原》一书中有“史佚始作辘轳”的记载。史佚是周代史官,如果记载属实,可知我国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发明了辘轳。春秋时期,辘轳已经流行,主要用于提水,也用于深井中提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湖北大冶铜绿山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古矿井中的两具木辘轳,可作佐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提到“井别作桔槔、辘轳”,在当时的农田灌溉中辘轳被广泛运用,一般井浅用桔槔,井深则用辘轳。

水车用了什么原理,水车的工艺和原理简介(6)

西汉带辘轳水槽的陶井,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孔兰平

水车用了什么原理,水车的工艺和原理简介(7)

村民用辘轳从水井中绞水

图片来源:李培献/视觉中国

辘轳在长时间的运用过程中,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中华民族先人设计的辘轳,结构非常合理。直到今天,在北方的平原、山区,辘轳仍然是深井汲水的主要工具。传统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常常将辘轳作为北方农村代表性的景物。

水车用了什么原理,水车的工艺和原理简介(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