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永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数字经济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空间。要坚持以*经济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使之更好服务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深刻改变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发明应用推动信息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其积累、扩散和产业化应用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对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实现各类生产要素之间互联互通,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意义重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发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的独特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加快产品更新迭代,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国家经济竞争力视角来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提高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加快推进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另一方面能够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这些角度看,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能够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出现分散化、多中心化趋势,创新策源地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和科技创新范式加速变革。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采取各种举措提升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要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全方位重塑升级,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激活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下好“先手棋”,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要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规律,研究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强调,“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当前,数字技术发展呈现出多点、群发、系统性突破态势,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将推进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涌现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实践证明,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牢牢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技术发展的根基,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构建数字底层技术攻关体系。技术攻关可聚焦保障国家安全必须突破的技术领域,聚焦技术体系中具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领域,聚焦与其他国家协同发展的技术领域。通过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必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布局,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协同建设,加快建设以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同时,推动千兆光网/万兆光网、高速无线局域网、卫星互联网、云网融合等新型网络技术创新,加快高性能计算、异构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突破,推动云网、算网协同发展,全面夯实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优势,并以新型基础设施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推动下一代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研究制定算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强化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地位。一方面,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保障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全球领先,推动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地;另一方面,构建开放统一的通信标准体系,有序推动代际演进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石底座。
第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指出,“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我们应持续完善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政策法规,加强风险跟踪研判,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我们应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特别是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是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随着我国数字技术加速创新,部分细分领域实现并跑甚至领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数据,2012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至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21.6%提升至41.5%。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推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要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推动智能生成算法、分布式身份认证、数据资产流通等关键技术创新,突破高端电子元器件,加快图形计算芯片、高端传感器、声学元器件、光学显示器件等基础硬件的研发创新,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强原始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等问题。要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与利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要打通关卡,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一方面,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增强数字产品和系统架构设计能力,以及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中高端核心零部件、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数字经济开辟的新赛道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三是培育繁荣有序的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完善的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开源生态建设和提升参与者的多样性、降低软硬件的适配成本、促进软硬件接口统一等方式,加快培育领先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针对数字技术创新需要大学基础研究、科研院所共性技术和企业技术转化融合的特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数字知识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扩散和*。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紧密配合。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以园区、行业、区域为整体推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修订、测试评估、应用培训、创业孵化等优势资源汇聚,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服务支撑水平。着力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