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碰到了谁,小王子最后回到他的星球了吗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0 18:17:32

康苏艾萝在等待中,过得既煎熬又痛苦,她开始从别人身上寻求慰藉、也学着用酒精麻痹自己。婚后3年,两个人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而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也选择了离开。

玫瑰花的原型就是康苏艾萝。作者重返法国空军,随军队流亡到加拿大和美国期间,望着夜空中狡黠的月亮,既怀念正在被战争蹂躏的祖国;又牵挂远方的家人。也正是这个时候,作者写下了《小王子》。

《小王子》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有明显的指向性。小王子居住的B612星球上有三座火山,就代表了康苏艾萝的故乡,号称“火山之国”的萨尔瓦多;叙事者“我”的飞机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指的1935年年底的那次飞机事故;

小王子遇到的国王、戴帽子的男人、酒鬼、实业家等等,都和他童年时生活被安排、不被大人理解的经历,以及社会的腐朽、人们的刻板息息相关。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的第一作用,一切艺术作品毫无例外的一个作用,就是再现自然和生活。”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小王子》的故事里,不仅藏着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故事,也埋着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即我们为了追逐所谓的成功,忘记的“纯粹”。

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碰到了谁,小王子最后回到他的星球了吗(5)

3. 关于人生哲理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认为,童年是盼望奇迹、追求温情、充满梦想的时代,对比之下,大人死气沉沉、权欲心重、虚荣肤浅。“大人应该以孩子为榜样”。

所以,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以孩子般的视角,给成人讲了一个关于“纯粹”的故事,让成人明白了关于责任、关于选择、关于成长的重要。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擅于写“小说的诗”,《小王子》这部小说的句子多采用短小精悍、深入浅出的语言,优美的诗句,更让人在阅读后,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并冷静地看待生命。

《小王子》的叙述方式,也与以往的童话故事不同。飞行员以叙述者的身份,与小王子相识,开场白竟是让“我”给他画一只羊。摆脱了“很久很久以前......”这种俗套的开头,引发了读者兴趣。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别具匠心地安排了小王子的出场方式,以叙述者的口吻,介绍了小王子的游历过程。

《小王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故事中的人物出现又离开,看似毫无痕迹,实际上却暗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碰到了谁,小王子最后回到他的星球了吗(6)

·关于选择

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今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小王子觉得实业家很奇怪。一个人不停地数星星,只是为了拥有更多地星星。对他来说,或许拥有更多的星星,可以让自己有安全感。

电影版的《小王子》也还原了这一点,那些忙忙碌碌敲打键盘的低头族、那些行色匆匆目光呆滞的行人,就像是一幅幅躯壳,将复制奉为圭臬,用生命书写枯燥。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就越不敢休息?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因为人们总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成家之前,拼工作;成家之后,拼对象;成为父母之后,拼孩子......人们生怕自己被落下,常常活在焦虑中。

心理学上说,人之所以会这样,大多是源于内心的“控制感”。有关专家曾指出,控制意味着确定和安全感。当一个人觉得环境与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时,他便会感觉到未来对自己而言是可以预知的,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

所以,大部分人宁愿选择忙碌、宁愿随波逐流,也不愿意停下来想想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电影《小王子》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引人思考:“长大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也是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想要问大家的。从小被家族安排的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真真切切地想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正如电影中的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你真的觉得我适合上沃斯学院吗?”

我们或许在孩童时代,就背上了父母的期待,成为了一个不敢想、不敢问的“执行者”,在落于俗套中渐渐迷失自己。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能像小王子一样,用最纯粹的心,勇敢地选择一次呢?

·关于责任

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负责。

狐狸说,驯服就是建立牵绊。既然产生了牵绊,就要对对方负责。小王子每天给玫瑰花浇水、剔除掉枝干上的毛毛虫,一起看日出、日落,他们之间产生了牵绊。

所以,小王子无论去哪都无法忘记他的玫瑰花。即使他来到了拥有五千朵玫瑰的花园,内心也没有升起一丝波澜。

小王子为什么没办法忘记玫瑰花?他明明就遇到了更多的玫瑰花,也遇到了新朋友狐狸。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沉没成本”解释了这一心理现象。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用一个例子可以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人们很难放弃“沉没成本”。假如你体重260斤,想要穿进M号的鱼尾收腰晚礼服,是不是需要减肥?

于是你开始制定节食计划、开始疯狂健身,每天累得像一坨淤泥,瘫倒在沙发上,2秒即睡。但是1个月后,体重只下来了40斤,距离M号的鱼尾收腰晚礼服还差得远了。

如果你放弃的话,之前付出的努力就全部打水漂了,就都成了沉没成本。或许你不必非得穿下这件衣服,但是你却不甘心自己曾经的付出。

小王子也是一样,为了玫瑰花,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即使遇到再好的玫瑰花和再棒的新朋友,他也还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玫瑰花。

同时,玫瑰花也会一直等着小王子,因为小王子要对它负责。所以电影版《小王子》的最后,安排小王子回到了B612,但玫瑰花却早已枯萎。

“语言是误会的源泉”,我们常常以为爱的人一直在那里,却没想到终有一天,谁都会离去,误会从此让我们一别两宽。

哪些人会和我们建立牵绊?譬如夫妻、譬如父母、譬如朋友,对待妻子(丈夫),我们有责任与他们相扶到老;对待父母,我们有责任照看;对待朋友,我们有责任保持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牵绊才会亲密,人与人之间,一旦建立了牵绊就要负责到底。因为这才是最纯粹的情感。

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碰到了谁,小王子最后回到他的星球了吗(7)

·关于成长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年少轻狂时,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困在笼子里的鸟,总是想要飞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从来不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可贵。

跋山涉水,历经沧桑后的蓦然回首,方知身边的人、事、物才是最珍贵的。但命运无常、岁月不在,多的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我们谁也无法逃避成长,谁也不能阻止离别。

小王子与飞行员短暂的相遇,让飞行员舍不得与小王子分别;狐狸被小王子驯服后,又不得不接受他的离开,狐狸无法改变,只能流下眼泪;玫瑰花爱着小王子,却因为骄傲和自负,不得不面对与小王子的分别。

人生本就是遇见和离别的反反复复,没有谁能幸免。

电影版《小王子》里,女孩是孤独的,她像打了鸡血般,走妈妈规划的路线。直到遇到隔壁的飞行员爷爷,女孩才有了朋友。

但是,女孩也不得不面对爷爷的离去,因为这是谁都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成长就要面对离别,我们既然无法左右分离,就要学会珍惜,用最纯粹的心,珍惜身边的一切。

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碰到了谁,小王子最后回到他的星球了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