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有效防控已成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大困扰。
与临床治疗中面临的困境相同,目前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基于化学物质的消毒剂,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也导致环境中耐药菌增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2021年3月1日印发的《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的函》,对医院感染管理提出增强遏制细菌耐药的要求。
除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水源性传播病原体的鉴定与防控、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持续有效性等。
使用噬菌体进行生物控制或疾病预防已成为食品加工业、农业、水产养殖和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的新选择之一,因此,有研究提出可以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引入噬菌体,对抗医院内病原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污染与传播。
目前,一些初步的噬菌体相关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展,包括使用动物模型评估噬菌体控制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使用噬菌体开展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本综述总结了噬菌体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相关研究,包括在对抗多重耐药菌、清除生物膜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医院感染病例识别、环境清洁消毒、水源性传播防控和医院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噬菌体概述
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并携带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居在易感宿主菌体内。
由于具有攻击目标细菌的特殊能力,噬菌体自发现以来就被认为是对抗人类和动物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随着抗菌药物的发现,噬菌体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减少,相应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然而,抗菌药物在临床及畜牧养殖业中的不当使用加速了耐药菌的进化,“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遇到困境,重新引起了临床上对噬菌体的兴趣。
噬菌体在多项研究中都展示了良好的控制细菌感染的效果,且尚未观察到对环境或人体有害,因此,可尝试使用噬菌体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方法。
噬菌体在对抗多重耐药菌中的优势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和社区环境的严重问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增加患者就医的直接费用,还会因缺勤、家属陪护和死亡带来间接费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虽然细菌对噬菌体产生抗性的风险尚不明确,且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噬菌体活性下降,但作为潜在抗菌方法,已有试验对噬菌体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Zhao等在模拟的土壤-胡萝卜系统中研究了噬菌体对耐四环素大肠埃希菌K-12和耐氯霉素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有效性。
该研究使用K-12宿主特异性噬菌体ΦYSZ1、PAO1宿主特异性噬菌体ΦYSZ2和K-12/PAO1多价噬菌体ΦYSZ3,将100 mL 浓度为104 PFU/mL的噬菌体原液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后彻底混合土壤,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在(20±2)℃的温室培养7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