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比珠穆朗玛峰还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死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包括恐龙。科学家表示,恐龙灭绝的原因并非小行星撞击地球直接导致,而是撞击后产生碎石扬起的大量尘埃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项新研究由比利时皇家天文台领导的一个团队主导。研究人员确定,碎石产生的扬尘进入地球大气层,阻挡阳光并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研究人员在10月30日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该研究成果。新模型显示,大量尘埃在大气中停留长达15年,使全球气温降低达15摄氏度,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核冬天”(nuclear winter)。
“核冬天”假说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指核爆炸后巨大的能量将烟尘和微粒注入大气,导致高层大气温度升高,地表温度下降,产生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作用,进而使地表呈现出如严寒冬天般的景观。
因此,植被可能会死亡,导致包括一些恐龙在内的许多食草物种挨饿,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大规模灭绝事件,75%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自1978年希克苏鲁伯小行星陨石坑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努力解开恐龙灭绝的谜团。然而,地质构造不足以得出“小行星撞击地球直接导致恐龙灭绝”的结论。
近年来的主流理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的硫磺或者引发的全球野火产生的烟尘遮蔽了天空,让世界陷入漫长、黑暗的冬天,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所有生物都丧生。
然而,本次新研究成果基于在一个关键化石地点发现的颗粒研究重申了一个早期的假设:小行星扬起的尘埃导致了“核冬天”。这些颗粒是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塔尼斯化石遗址发现的。
尽管上述遗址距离希克苏鲁伯小行星陨石坑3000公里远,但仍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据信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一个古老湖泊沉积层中直接发现的。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尘埃颗粒的大小约为0.8微米至8微米,正好适合在大气中停留长达15年。将这些数据输入类似于当下使用的地球气候模型后,研究人员确定尘埃在恐龙大规模灭绝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重要得多。他们估计,小行星撞击后喷入大气层的所有物质中有75%是尘埃,24%是硫磺,还有1%的烟灰。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球物理学家肖恩·古利克(Sean Gulick)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他告诉法新社,这项研究对于了解世界上某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发生的事情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
编译/采写:南都记者 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