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尘节哪个朝代开始的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20:33:36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的腊月二十四,春节的气息越来越浓烈,春天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便开始为过年做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扫房墁墙。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在我的家乡渭灞三角洲的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带,四十多年前扫房时,一般在吃过早饭的八九点之后,一家老小不分男女齐上阵,先将房间里能搬到院子里的坛坛罐罐、锅锅盆盆、箱箱柜柜、灯盏油碗全都搬到院中,实在不能移动的物件就用废旧报纸或塑料纸、油布盖上,然后精壮劳力戴上草帽或用羊肚手巾包着头、穿上不怕脏的旧衣服,有的还戴上口罩,开始用扫帚、条帚清扫屋里旮旯拐角的积尘,将墙壁上的尘埃、墙角处的蛛网、楼楞子仰棚上的积尘毫不客气地被刷去,高处的够不着还要站在凳子或梯子上清理。老人和小孩也不能闲着,在院子里做着抹桌子擦板凳、铲锅煤(锅底的灰烬)洗坛罐甚至照看更小的小孩或更老的丧失劳动力的老人等力所能及的事。

由于那时候灶房与堂屋是连在一起的,做饭烧火的烟熏火燎令屋里到处落满积尘,有的积尘上还挂着絮状的烟灰。虽说年内逢重要节日也有小清理,但毕竟不是彻底打扫除。过年则非同小可,要将平时没有清理到的地方处处彻底清除,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迎接列祖列宗魂魄的归来,当然应该认真对待不留死角,绝对不能应付差事,否则便是对祖宗的不敬、对自己的效尤,对来年自己的诸事及后人都甚是不利,因而家家户戶在扫房这件事上绝对不敢有丝毫马虎从事的想法,都是怀着虔诚的心理、无悔无怨地劳作,即使累得气喘吁吁、饿得饥肠辘辘,也要将活先干完。因为人们经常在扫房时背诵《*语录》中的一段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打扫完屋子的垃圾灰尘,只是扫房的第一步,工作还远远没有干完,还有一项挺重要且繁重事情——墁墙、墁锅头,就是粉刷墙壁和粉刷锅头。起初村里的乡亲们都不富裕,墙壁和锅头是用白土墁的,就是将白墡土放入锅盆或大缸中,再向这些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拌搅成稀稠可以挂线的糊状,然后用大长刷子或扫地用的条帚蘸上糊状泥土当涂料,直接朝墙壁上、灶台上均匀地涂抹,待干后平整白净,一尘不染。虽说不是太洋气,却是因地制宜的杰作,土香土色,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崇洋媚外,不矫揉做作。若再将屋里的家什摖拭干净、加以规整,爱好洋活的人家还将临街的大门、堂屋门用黑漆刷一遍,用红漆勾勒出门框的边缘,在庭堂的八仙桌后挂上神祝子,点上红蜡烛,摆上干鲜供果供品,在旁边的墙壁挂上红皮日历、贴上四条屏年画或者革命样板戏的剧照,性急的小孩们再放几响炮仗,甩几声摔炮儿,年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

我家那时只墁房屋迎面檐墙、客厅的四壁,屋里住人房间的墙壁、尤其是土炕周围的墙壁则用从供销合作社废品收购店买回的旧报纸糊贴。说是旧报纸,其实都是新的,对没有看过这文章内容的人来说完全可当新闻读,我和小伙伴们就经常读我们糊墙报纸上的文章,学习上面的逸闻趣事,从中学到不少生字和知识,像陕南的“平利县”,我就是从糊墙报纸上的文章里看到的,那篇文章的题目我至今还记得,是《平利学到了大寨的真经》。只是满墙的报纸都是一样的内容,时间长了也令人感到有些单调。

当然,这墁墙墁锅头用的白土,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必须到特定的地方去挖。我们港务区的人一般是到寨家塄(乾元寺)和许王坡挖白土,那里崖高土厚,土质细密,干后色泽亮眼,是正二八经的白土,这两个生产队专门留有固定的白土窑供人在其中挖土墁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地白陈小学的几名学生为了给村里的革命军属粉刷墙壁到崖下挖白土,不料白土窑出现裂缝,为了保护陈拴过同学的生命安全,土窑里的黄美丽同学一边高喊着“拴过快跑”,一边奋力将陈拴过推出窑洞,就在这时白土窑坍塌了,黄美丽自己却被掩埋窑里,壮烈牺牲。事后,黄美丽被追认为共青团员和革命烈士,共青团西安市委授予黄美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号召全市青少年向黄美丽学习,黄美丽的事迹也被编绘成彩色连环画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还被选入陕西省统编小学《语文》课本,黄美丽的班主任张老师还写了篇题为《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的怀念文章,宣传黄美丽平时就是好学生,不是关键时刻一时头脑发热才成为英雄的。所以那时候,每逢腊月扫房前后,“学英雄、见行动”,为军烈属做好事、粉刷墙壁成了我们新筑人民公社的在校中小学生的传统活动项目,也成了我少年时代抹不去的记忆。

其实,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涵养养中华民族讲文明、懂卫生、爱整洁、敬祖宗的良好家风。

《陌上风文艺》

主办:金穗文学社

主创:白来勤 亦凡 杨崇德 淡雾 王安之 苏银东 毕琼 孔凡勇 白春业 完颜蕙蕙

主编:王新靖 杨新刚

编辑:单连强 朱婧 滕悦 赵曙光 许冉冉 郇长亮 崔吉皓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