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功成名就,千骨黄土。” 在古代,为了巩固皇位,皇帝不惜斩尽*绝,不分敌我、功臣、甚至至亲骨肉,坚决不手软。在清朝时代,雍正皇帝的兄弟争夺继承皇位,进行了一场明争暗斗,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九子夺嫡的事件,使得他的皇位不时受到质疑,人们批评他登基过于不正当。为了确保儿子弘历平稳继位,雍正作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不惜*害了一个人。这个情节是否让你感到熟悉?以前,明太祖朱元璋也因要为皇太子朱标和皇太孙朱允炆的皇位让路,而不惜大开*戒。亲情切,雍正也为此付出了一样的代价。不同之处在于朱元璋没有保住儿子和孙子的皇位,而雍正却成功地让乾隆稳坐皇位长达六十年,差点超越他的祖父康熙的统治时长。尽管他把大清江山无忧无虑地传给乾隆,却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
明显地,雍正所*的这个人在皇宫里地位非常重要,尽管对政治的影响不大,但在皇室成员中具备高地位。*害重要大臣是不合适的,*害后宫嫔妃会招致谴责,只有一种情况能令皇帝采取这一举措:*害亲属。对于那些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雍正从不心软。一些被*,一些终老囚禁,这让雍正背负骂名多年,但这次,他*害的是什么亲人呢?答案是:儿子。虽然自然法则说“虎毒不食子”,但这条法则在皇家并不适用。为了争夺皇权,弑君*父已经不足为奇,那么*掉儿子也成为可能。因为总会有一些皇子不满意父皇的安排,或者他们等不到自己继位的机会。对于那些怀有叛逆之心的皇子,行为极端的皇帝只能采取这一手段:*害他们。而且,雍正非常讨厌皇子之间争夺储位,因为他亲历了兄弟相互残*的残酷现实,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也走上那条路。
雍正的儿子继承人并不多,大阿哥和二阿哥相继夭折,三阿哥弘时被顺位为长子。尽管皇家传统是立嫡立长,这使得弘时看到了夺得太子之位的机会。虽然雍正一度考虑立弘时为太子,但这一决定对他来说非常不情愿。与长子相比,他更喜欢皇四子弘历。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他在即位年秘密颁布了立弘历为太子的旨意,将其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有人传言,康熙皇帝当年传位给胤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喜爱皇孙弘历,希望他能夺取帝位,首先必须确保胤禛成为皇帝。雍正对弘历的喜好从不吝于表露,有些事情明明应该由长子来完成,他却直接让弘历来做,根本不关心规矩合不合适。有一次需要去拜祭康熙的神庙,雍正因公务繁忙无法前去,于是想让儿子代劳,这种任务无疑应该交给弘时,但雍正仔细思考后,下令弘历去代劳。当人们对此提出疑虑时,雍正从容地回应,称他的亲父更偏爱弘历(乾隆)。这使弘时感到巨大的威胁。虽然当时弘历(乾隆)年仅12岁,但这并不妨碍他被立为太子。然而,这一决定令弘时备感不满。雍正元年和二年,弘历两次代替皇帝前往景陵祭奠康熙,明眼人都看出,皇帝故意要将皇位传给四阿哥。然而,弘时当时还不知道弘历已经被立为太子。他以为自己仍有机会争取皇位,因此开始结交宗室成员和大臣,但遗憾的是,他错误地选择了阵营。弘时出身高贵,生母是齐妃,齐妃曾是雍正的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敦肃皇贵妃年氏,备受宠爱。齐妃是弘时的生母,他却因自己的行为导致母亲地位未能晋升,而止步在妃位。弘时的不慎之举包括为自己的皇叔求情,对兄弟相互残害提出指责,这让雍正感到愤怒。雍正下令将弘时开除出宗籍,让他成为允禩的儿子。这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他郁闷了两年,最终离世。关于弘时之死,有很多说法认为是由雍正亲手扼*。弘时胆子大,敢替皇叔们求情,敢指责雍正对待手足兄弟过于苛刻,这让雍正非常愤怒。弘时曾多次在父皇面前表达反对的意见,又恶言恶语指责雍正的不公平对待,这让雍正对他心生怨恨。雍正深知弘时对自己的不满,相信他有叛逆之心,一旦弘历登基,他极有可能率先发动反叛。弘历并非嫡长子,如果弘时发动叛乱,他很有可能得到支持,因此,雍正采取了果断的行动,决定“*害”这个愚蠢的儿子,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历史上,这是一个深具耻辱的决策,使弘时不再有机会争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