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当把2022、北京两个词放在一起,“北京冬奥会”激动人心的场景又会穿越而来。
冰雪赛道中运动健儿顽强拼搏让人热血沸腾;各国运动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中国美食掀起中国美食打卡热潮;吉祥物冰墩墩圈粉无数,每次上架都被抢购一空……
在今年北京电影节上首发的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中,这些画面都被记录。近期举办的电影《北京2022》专家研讨会上,该片导演陆川说,这是属于全体“冬奥人”的荣耀时刻,这些珍贵素材,不仅记录了运动员夺冠的辉煌时刻,也记录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奥运史上第一部走向院线的电影
从1912年开始,国际奥委会要求每一届奥运会拍摄一部记录奥运会的电影。在陆川看来:“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第一个困难便是如何满足全国人民的期待。这是北京第二次举办奥运会。时隔14年之后,奥运之火再度来到中国,使得北京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双奥之城”的同时,也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北京。陆川说:“这个电影是万众瞩目的项目,要为中国人记录下难得的瞬间,记录不一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希望用一个强调叙事、强调人物的方式来组织影片,创作出一部不一样的、能影响年轻人的奥运电影。”
陆川兑现了他的承诺。今年5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北京2022》作为开幕影片首次亮相。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综合处处长林灵思说:“这是奥运官方电影历史上第一部正式走向院线的电影。
电影《北京2022》截图。
回忆起首映式,林灵思还记得,当电影结束片尾出现字幕时,她的眼泪不停流。“这部电影不仅记录了整个北京筹办冬奥会的历程,也展现了所有战友奋斗的历程,展现了整个团队的努力。”林灵思说,“冬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的承诺,这部片子则兑现了我们对奥林匹克历史的承诺。“
电影触动的不仅是林灵思,首映式结束后,一位曾并肩奋战的冬奥同事向林灵思发来短信表达感动,短信写道:从来没觉得那段历史会那么精彩,会印象那么深刻的刻在心中。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北京2022》作为官方纪录电影既有宏大的叙事场面,也有人物故事和故事悬念的营造,“电影中呈现了团队对于体育运动、冬季运动美的理解,将赛事的压迫感、突破感、成就感等体验表得非常饱满。”
《北京2022》由“疾”“勇”“融”三个章节组成,真实记录了每个参与人的身影,串联起冬奥故事、体育精神、中国精神。影片记录了苏翊鸣、武大靖、任子威、羽生结弦等知名运动员赛前紧张的情绪,真实展现了光环之外的人物形象。同时,镜头也记录了赛场外工作人员,他们奔波在不同工作场地解决棘手问题,保障冬奥会成功圆满的举办。
电影《北京2022》截图。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评价这部纪录片为“奥运史上、纪录片史上很特别的作品”。他对影片的细节印象深刻:“陆川导演在这个影片中对每一个细节都是煞费苦心,甚至精准到每个演员微妙的表情。演员眼睛中的血,眼神疲倦但是充满着斗志,都给大家留下特别难忘的记忆。
《北京2022》也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今年5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京专程与志愿者一同观看了影片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从电影不仅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还看到了优秀的运动员、卓越的赛事组织,看到志愿者们为运动员和奥运会付出的全部心血,“影片值得中国人民再一次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感到非常、非常自豪。”
融入东方哲学与美学 让世界认识北京
电影《北京2022》的开场,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那个冬天,画面中人们在结冰的什刹海上滑冰、玩冰车。当镜头转到当下,北京冬奥村、张家口冬奥村中运动员紧张备赛,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冬奥场馆造型大气、设施先进。饶曙光说:“这个很有意味。据我所知,冬奥会后参加冬季运动的年轻人呈几何指数的增长,它从侧面也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人生理念和运动理念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也是陆川想通过影片表达的深层含义。陆川在北京长大,他说他把所有对北京的爱,对北京冬奥的爱都融进了纪录片中,“我期望这部电影将来去面对国际观众的时候能帮助国际观众破掉成见和误会。”
胡智锋评价《北京2022》最大的意义它呈现了几类风采,一是北京风采,二是中国风采,三是奥运风采,“从国家*亲临现场,到张艺谋做总导演的开幕式,再到普通快递小哥、理发师,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古都热情拥抱冬奥,为筹办大会整个城市的付出。”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看来,《北京2022》将城市记忆和大国形象相联系,也与2022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相联系,“从市场和票房上已经呈现出这部影片自身在奥运官方电影中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李道新认为,影片的结构充满着美感,不仅讲述奥运本身,还讲述中国和北京的风景,讲述相关人群的故事,讲述各个国家、民族、运动员、普通人对奥运和运动的理解,从中体现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展示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让世界看到、听到中国。
何苏六认为,《北京2022》着力用中国的哲学与文化讲述世界的盛会,“这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使用与传播,东方文化与哲学思维在影片中巧妙的被融入,比如影片把镜头对准失败的人,对准普通人,讲述队友之间、对手之间、志愿者与来宾之间的关爱、友善,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待客之道。”
电影《北京2022》截图。
这样的理解与解读便是陆川创作之初想要表达的。今年陆川带着《北京2022》到戛纳、洛杉矶等地做了小规模放映,让他欣慰的是,所有人看过后有着共同的评价“把北京冬奥讲得很清楚,把北京讲得很清楚,把中国人敞开心扉拥抱世界的态度讲得很清楚,感觉看到了另外一种不同的中国。”
陆川说:“我为我们有这样的作品而骄傲,这部影片有我们对北京的爱、以及对冬奥的爱,对国家的责任。可以说,我们这帮年轻做到了。”
据悉,《北京2022》自5月19日开启全国公映至今,已进入中国纪录片电影票房榜前10名。
责任编辑: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