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花如雪满天飞”、“好将蝴蝶斗春归”,放风筝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也是我们大家的童年回忆。
那你知道吗?其实风筝也曾运用于渔业,出海前,渔民用风筝尾部的变化来测定高空气流的缓急和气流方位。风筝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01 名称的由来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
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
“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在宋代,人们将安装在风筝上的笛子或琴弦改造成了发音可控、传音悠长的哨子。这样的哨子被称为“宋哨”,并且很快流行开来。
图片源自网络
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88。
02 风筝的分类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风筝有不同的称呼,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故有“南鹞北鸢”之说。风筝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其中以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四大产地的风筝最具有代表性。
图片源自网络
风筝可大致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
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盒,便于保存和携带,放飞时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动,如“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双目能转动,利爪能屈伸,鸟禽状风筝可以展开翅翼奋飞云间,金鱼状风筝可以摇头摆尾地缓缓游动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宫灯、花篮等立体状的风筝。
03 风筝的制作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张天伟(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动态风筝”传承人)老人在制作风筝 王海鹏 摄
(一)扎——扎制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扎制骨架选料严格、轻巧玲珑,造型高雅独特,其中包括:选竹、披竹、刮竹、烤竹、绑扎。要求:“轻巧玲珑论骨架,竹厚条密最为嫌,中正平直以为本,汗不去透型必还”。
(二)糊——糊纸面也分为:平糊、绷糊、裹糊等。
(三)绘——绘画色彩对比强烈、笔法细腻多变、刻画形象夸张而逼真、画面寓意深远、文化内涵醇厚等特点,其过程可分为:制图、选料、勾描打底、着色绘画、修饰美化;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四)放——放风筝不仅要达到抗大风、动态美,而且在制作技艺中还增加了风琴、锣鼓、送饭等附加物,借以增加放飞风筝的乐趣。
(“京社科”综合创编,资料来源于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