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日本校园足球的训练水平,甚至可以接近专业梯队的水平,这样的日本足球怎么能不进步呢?在校园中,日本更注重文体双重发展,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应试教育,那些只靠死记硬背考高分的人真的就是栋梁之才吗?
当然,在教练员的水平和数量上,我们也相差甚远,据说日本的教练分为少儿,D级与C级,B级,A级,S级五档,如果你想以高中年龄段的足球教练为职业,那么你至少要拥有B级的教练资格。笔者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好像几年前我国的注册基层教练人数非常少,日本尽管人口比我们少的多,但这个数字却比我们多了十倍。
就算是校园足球的决赛观战人数,也是非常的客观的,这也是一种积累吧。如果我们的足球也想站在更高的舞台上,是不是真的应该好好思考思考了。
《足球小将》的火爆,不仅仅只是在日本本土,全世界范围内,这部作品都为足球做出了诸多贡献。不过略微可惜的是,改编的游戏《天使之翼》却没能同样火爆起来。
特库摩(Tecmo)在1988年在FC上发行了《天使之翼》的初代,也算是当初特库摩剧场计划的一个体现,也就是在FC机器上用剧场的呈现效果来增强表现力。这一代的系统还相对比较初级,小地图上甚至无法及时看到对手的位置信息,另外就是传球的对象是随机的……随后在1990年特库摩(Tecmo)推出了续作《天使之翼2·超级射手》,这部作品可以说在我国流传度算是最广的一代了,不过可惜笔者当时对日文完全不懂,那些养成要素全然不知所措,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乐趣。最终通过瞎试,大概明白了几项指令,打过几场比赛之后又马上回归到了那些动作游戏的怀抱,显然在当时笔者的眼里这种慢节奏的命令选择游戏,还真不如打来打去有意思。
之后在1992年,特库摩(Tecmo)在SFC上发布了的《天使之翼3·皇帝的挑战》,这一代启用了完全原创的剧情,并且画面与演出都有了不小的提升,顺便还将所有人员都命名了,不再有以前的那种只说个号码的路人甲了。1993年,特库摩(Tecmo)继续演绎原创剧情的《天使之翼》,这次同样是SFC平台,具体的名字是《天使之翼4·职业对手》,本作的流程非常的长,不过评价却并不高,尽管在画面和系统上,特库摩(Tecmo)一直在优化,也在进步,但对于玩家来说,似乎觉得太多重复且无趣了。随后的1995年,特库摩(Tecmo)发布了SFC上的系列最后一作:《天使之翼5·霸者的称号》,本作随着高桥阳一的加入,也算是向正统剧情靠拢了一些。另外,由于上代比较有争议浮动经验系统玩家并不买账,本作仍旧改回了原来的经验值系统。还有一点就是为了加快游戏节奏,本作向着半即时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不过同样也没有得到玩家们的认可。
在其他的平台上,其实《天使之翼》的作品也不算少,在1994年的时候在世嘉MD平台上特库摩(Tecmo)也发行了一款《天使之翼》作品,在任天堂的GB/GBA平台,也有三部《天使之翼》作品发售,索尼的PS1平台,也发售过两部作品,PS2平台也有一代出现。据说在2002年的时候NGC还出了一代《天使之翼》,不过笔者也没有见过,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了。
最后要提的便是命令式足球游戏《天使之翼》的完结篇,那就是在NDS平台上推出的《天使之翼·激斗的轨迹》,算是《足球小将》30周年巨献了,可惜最终的销量却不太好,也只能算是草草收尾了。
不过如果还有玩家喜欢这种RPG元素的足球游戏的话,大家可以试试《闪电十一人》,要说起来,也还不错,就是必*技更扯就是了。
其实关于《天使之翼》的游戏没有让笔者爱上足球,但是《足球小将》改编的动画版本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