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孙权劝学给人的三个启示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1 22:48:37

如果说荀子的《劝学》是老师对学生的敦敦教导:“学不可以已”,那么颜真卿的《劝学》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勤勤勉励:“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而《孙权劝说》则饱含领导对下属的殷殷厚望。

孙权劝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孙权劝学给人的三个启示(1)

荀子的《劝学》如同一篇学术论文,说理论证洋洋洒洒;颜真卿的《劝学》就像拉家常,语言朴实明白如话。

那么,司马光创作的《孙权劝学》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人物丰富、故事完整,读来深受启发又回味无穷——且听我慢慢道来。

孙权劝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孙权劝学给人的三个启示(2)

请读一遍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该文全篇仅有135个字,却有四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蒙母)先后出场,并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孙权是读书事件的发起人、吕蒙是读书当事人、鲁肃是读书成果的见证人,而蒙母则是鲁吕成为好友的关系人。

孙权劝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孙权劝学给人的三个启示(3)

据史料记载,劝学事件发生于公元209年。这一年,年仅30岁的吕蒙因战功被提拔为偏将军兼寻阳令,成为主政一方的要员。

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筏疏”,也就说此时的吕蒙文化水平很低,连奏章都需要别人代写。

如果吕蒙不加强学习,很可能寻阳令就成为了他事业的天花板,陷入志大才疏的尴尬境地,就不可能成为后来的“计取三郡、白衣渡江”的大将军——当然,此时此刻,他还意识不到这一点。

孙权劝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孙权劝学给人的三个启示(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