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有好老师”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王营
早在两千多年前,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曾制定过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待“教”要做到“诲人不倦”;对待“学”要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这里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一切以学问为中心的道德实践。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师应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方能“学高”,唯有做到“诲人不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正”。新时代争做“四有好老师”,孔子对教师的这一要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做到“默而识之”,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是非常可怕的,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具备一桶水”,这个比喻形象地概括了教师的知识量与学生知识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师不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就很难搞清“一碗水”知识的来胧去脉,也很难针对不同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就只能把教学是引向“灌输”的死胡同,学生学到的也是“一碗”没有灵性的死知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的学习虽然不能穷尽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但教师首先要学好、精通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学习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其它知识,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有关知识。比如,语文教师除了学好语言文学的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一些历史、地理以及书法、绘画等方面的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不但要学习这些知识,还要把这些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厚积薄发、随时应用。学了记不住等于白学,记住了不会应用也等于白学。
其次,教师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做到“学而不厌”。 “厌”字可作两种理解:一是厌倦,二是满足。学而不厌,就是对学习永不厌倦、永不满足。学习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远不如打牌、喝酒、上网玩游戏等活动心情愉快,况且教师每天还要上课、备课、管理学生,用于个人学习的时间的确少之又少。
但是,教育这一职业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而不厌”, 因此读书应当成为教师正常的生活方式,学习应当成为教师终身的职业追求。教师要狠下心来,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坚持读书学习,可以要围绕自己所教专业,制订一个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学习计划,自我督促、自我约束,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学识修养。
再次,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努力做到“诲人不倦”。教师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学校、家庭、教室“三点一线”,忙忙碌碌,有些教师时常感到枯燥乏味,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所谓“诲人不倦”,既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包含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和责任。同样的知识,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还有小部分同学没有学会,教师利用当天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个别辅导,直至学生把当天所学知识弄懂、学会,这是“诲人不倦”;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言放弃,持之以恒地进行说服教育,直至学生改正缺点、错误,这也是“诲人不倦”;对于教学上的一个难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思考,甚至利用休息时间撰写教学案,使问题迎刃而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更是“诲人不倦”……因此,教师的“诲人不倦”,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幸福感和奉献精神上,没有对教育和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做到“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这三点,孔子都做到了,他成了圣人、仁者,成了“大成至圣先师”,成了后世师者学习的楷模。做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学习,无私奉献,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标准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