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探险路线图
维他斯·约纳森·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1681-1741),俄语名字为伊万·伊万诺维奇·白令(俄语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Бе́ринг),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是一位俄罗斯海军中的丹麦探险家。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白令画像
【第一次探险】
白令自1704年起在俄国海军服役。由于他才能出众、效忠沙皇而深受彼得大帝的赏识。白令受彼得一世的邀请参加当时新建立的俄罗斯海军成为其中的一个舰长,在对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战功卓著,此后他又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他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并于1715年最后一次回到丹麦。
1724年,彼得大帝决定组织一支航海探险队开赴北太平洋,探测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的海岸。这个重大的任务落到了海军准将白令的肩上。白令随后组织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航海舰队。
由于当时北方海路还没开通,白令率领的探险队要先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出发,横跨欧亚大陆,到达7000公里以外的鄂霍茨克。1725年春天,白令率领由70多人组成的探险队一路上翻山越岭,涉水渡河,风餐露宿。特别是在最后的500多公里路程中,由于粮食快吃光了,探险队不得不*马充饥。1727年,探险队终于到达了鄂霍茨克。随后又乘船度过鄂霍茨克海来到堪察加半岛东部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1728年,白令指挥着探险队自己设计制造的圣加夫利尔号(St. Gabriel)探险船驶离港口,沿堪察加半岛海岸向北挺进。8月的一天,圣加夫利尔号船过风雨和浓雾,来到亚洲大陆最东端附近的海面。从这里向东望去,只见大海烟波浩淼、汪洋一片,白令因此确信北美洲和亚洲之间确实是被水隔开的。由于那天大雾弥漫,白令没有看到对面的北美洲;因此它也不知道探险队正位于一个狭窄的海峡中。这个海峡的最窄处只有35公里,如果天气晴朗,两岸可以遥遥相望。结果,没能发现近在咫尺的美洲大陆。
1730年,白令结束了第一次探险活动回到了彼得堡。除了证明美洲与亚洲并不相连外,此次探险还记录了从勘察加半岛东岸的情况,测绘了35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他远征探险的这段时间里,他的五个孩子死亡。
然而海军部的官员不相信白令的探险成果,他们质问白令,为什么不继续向西北航行,去寻找亚洲和美洲大陆之间可能存在的陆桥。俄国科学院的一些学者也武断地说,在堪察加半岛外面还有一块大陆,以此来贬低白令的功绩。
【第二次探险】
1733年,白领第二次担任勘察加考察队的队长,副手为奇里科夫(Chirikov)。考察队再一次横跨欧亚大陆到达堪察加半岛,并于1741年6月4日起航,旗舰为圣彼得号(St. Peter)。
卡亚克岛位置图
7月16日左右,船队在北纬58°14′左右,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白令站在船头,高兴地看到了北美大陆,看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圣伊莱亚斯山(Mt. St. Elias)。探险船停泊在一个小岛旁,博物学家Г·斯泰勒和其他17名船员上岸去。他们在考察中发现了一种鸟类,和生活在美洲东部的鸟很相似。另外他们还发现了当地的土著民族。由于这个岛接近圣伊莱亚斯山,所以被考察队命名为“圣伊莱亚斯岛”(现在被称为卡亚克岛Kodiak Island)。海上风暴、大雾频繁,船上的粮食和淡水消耗殆尽,还爆发了坏血病,于是白令决定返回勘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