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要想跑得快,快点拉间歇”,让许多跑步小白迫不及待地想通过间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绩。
间歇训练好处多多,但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中长跑诸多种训练手段的一种,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运动员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如果运动员有氧耐力基本功不够扎实,综合运动能力比较薄弱,频繁地进行间歇训练,也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当然,这并不代表跑步小白不可以进行间歇训练,只要能够科学、合理控制好间歇训练负荷(量和强度之间的博弈),在训练比较系统的状态下也是可以阶段性进行间歇训练。
98跑俱乐部夏训第一阶段周期训练(第5周)重点课:间歇训练:1000米x10次,休息时间:3分/个。
第5周#训练计划
周二:慢跑:12公里
周四:慢跑:12公里
周六:间歇:1000米x10次,间歇:3分/个
周日:慢跑:20公里
课程要求:目的提升学员速度耐力(专项能力)、机体耐乳酸能力。训练强度要求:心率175-180次/分左右(体感:8成体力)。
课程难点:当跑到第7组以后,体能下降时,如何及时调整节奏及调动竞技状态。
完成情况:学员基本能够按照训练要求高质量完成训练计划。第一组5个1000米,平均配速:3分25秒/个;第二组5个1000米,平均配速:3分22秒/个。
间歇训练
那么,跑步小白进行“间歇训练”需要注意什么?这期我们和大家聊一聊!
间歇训练的特点是机体通过较高负荷的心率刺激,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在心率未恢复到安静水平时,进行下一次练习。
即使在间歇时间内,运动器官(肌肉)得到休息可抗疲劳,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多次重复刺激训练,使肺活量水平,肺通气效率得到提高。
随着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增强,机体的最大摄氧量水平也随着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逐步提高。
这样多次重复刺激训练,使得心肺功能提高,最大摄氧率提高,带来的不仅是无氧能力提高,有氧能力也会一定程度改善。
间歇训练手段
第一套:准备活动:4公里,1200米x6次,强度要求:心率175次左右/分(体感:8成体力),休息时间:间歇3~5分钟/个。
特点/适用:1200米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中距离,高强度。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有帮助。这种训练法是山东队采用比较多的一种间歇训练法。
第二套:准备活动:2公里,混氧10公里,强度要求:心率170次左右/分(体感:7.5成体力),休息:12分钟;无氧训练:5公里,强度要求:心率175次左右/分(体感:8.5成体力),休息:3分钟;速度训练:600米,强度要求:心率180次以上/分(体感:9成体力)。
特点/适用:递减段落距离、增加运动强度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段落越来越短,强度越来越高。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有帮助。适合于正准备参加10公里,或半程比赛前12天左右进行。
第三套:准备活动:4公里,(800米x5次)x3组,强度要求:心率175次左右/分(体感:8成体力),组与组之间休息:10分钟/组,每个800米之间休息3分钟。
特点/适用:800米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间歇时间短、密度高、强度大。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有帮助,这种训练法常用于赛前15天左右进行。
第四套:准备活动:2公里,(2000米快跑 2000米慢跑)x5次(连续完成),强度要求:快跑心率175次左右/分(体感:8成体力) 慢跑心率140次左右/分(体感:6成体力)。
特点/适用:2000米快 2000米慢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注重运动总负荷。对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专项(比赛)能力非常有帮助,也是山东省中长跑队发展万米、马拉松运动员专项耐力的一种训练手段。这种训练法在冬训和温度适宜的时候采用的最多。
间歇训练原则
首先,跑步小白可以尝试间歇训练,但不能频繁或采取大运动负荷进行间歇训练;其次,在有伤有病,或状态不佳时不要进行间歇训练;第三,间歇训练的强度高于有氧和混氧强度,最好在竞技状态好的情况下进行;第四,间歇训练的运动强度不超过心率180次/分(体感:9成体力);第五,间歇训练时,尽可能先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再注重运动强度。
总之,虽然间歇训练效果显著,但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有氧耐力、混氧耐力、速度耐力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等其他马拉松训练内容,同样要引起重视。
不同训练内容的目的不同,带来的训练效果也不同。比如:有氧耐力可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无氧训练则可以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耐乳酸能力,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升速度能力,也能保证运动员能够承受更大强度的训练训练,三者都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