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的遥感技术,是指利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测量这种相互作用的特征来确定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这些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军事侦察、环境监测等领域。
遥感测距技术及其原理遥感测距技术的具体方法因所使用的电磁波类型而异。例如,在激光雷达(LIDAR)中,利用激光束发射器发射短脉冲激光,然后通过测量激光束返回的反射信号的时间延迟,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地质勘探、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遥感中,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它包括一系列频率和波长不同的波,例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如图1所示)。
电磁波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散射以及与其他电磁波的干涉等各种现象。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30赫兹到300千兆赫之间,广泛应用于电信、导航系统和距离测量。另一方面,微波雷达使用的是1千兆赫到100千兆赫之间的电磁波。
图1
点对点方法用于测量一个或有限数量的点的距离。相反,点对面方法用于测量整个表面或表面上大量点的距离(图2)。且根据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分为发射接收器分离方法和发射接收器集成方法。
图2
基于视觉的方法属于点对面方法中的发射接收器分离类别。这些方法利用摄像机测量表面,而不是单个点。摄像机捕捉到被监测对象反射的光信号,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照明设备。
然而,在采用点对点方法时,往往难以准确测量表面上的距离或者在大量点上进行测量。相比之下,采用点对面方法则通常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到单个点的距离信息。
点对点方法利用不同种类的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和光波)作为载波来传输信号,并且利用这些波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了确定距离,可以采用脉冲法和相位法这两种方法(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