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对一篇课文《将相和》留下深刻印象。这篇文章取材于《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由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请罪等几个段落组成。文中的主要人物蔺相如,被塑造为一个智勇双全、胆略超人的英雄的形象。
《韩非子》记载,楚国人卞和善于鉴赏玉石,他在荆山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谁知楚厉王有眼无珠,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一怒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足。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继位后,他再次拿着这块玉去找楚武王献宝,楚武王仍然把他当成骗子,又砍了他的右脚。
楚文王登基后,听说了这件事,下令找来卞和,把璞玉破开后,里面果然是一块举世罕见的美玉。楚文王重赏卞和,把这块美玉雕琢为一件玉器,命名为“和氏璧”。战国时期,“和氏璧”辗转流落到赵国,被赵惠文王收藏。
当时秦国非常强大,秦昭王听说此事后,想得到“和氏璧”,于是派遣使者来告知赵惠文王,表示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为代价,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非常紧张,如果贸然答应,又怕秦国言而无信,拿走“和氏璧”却不肯交出城池。如果拒绝,又怕惹怒秦国,给其以开战的口实,左右斟酌好不为难。
这时,大宦官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在缪贤家里当门客,名叫蔺相如。蔺相如为人胆识过人,智勇双全,可以让他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有望解决此事。赵惠文王一听,急忙召见蔺相如,与他商讨此事。蔺相如沉吟片刻后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蔺相如认为,秦国声称愿意用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虽然其心难测,但表面上显得很有诚意,无可指摘。如果赵国贸然拒绝,则赵国理亏,会授人以柄。如果赵国给了秦国玉璧而秦国没有交出城池,那么理亏的是秦国。
蔺相如以非凡的勇气,带着和氏璧前去出使秦国,相机行事。他见到秦昭王后,秦昭王拿着“和氏璧”赞不绝口,交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观,却绝口不提城池的事。
蔺相如见势不妙,声称“和氏璧”上有一处瑕疵,巧妙地又把璧拿了回来。他拿着璧站到柱子旁边,让秦昭王当众说清楚愿意用哪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如果要抢夺的话,他就当场把“和氏璧”摔碎,大家谁也别想要。
秦昭王无奈,只得拿来地图,故作姿态指指点点,一一指出用来交换“和氏璧”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察言观色,知道秦国毫无诚意,于是又提出条件,说“和氏璧”乃国之重宝,秦昭王应该斋戒五日,举行盛大交结仪式,他才肯把璧交出来。秦昭王无奈,一一照办。
蔺相如回到馆舍,立即让手下人乔装改扮,怀揣“和氏璧”连夜送回赵国。五日后他再次面见秦昭王,声称他已经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如果秦国真有诚意,可以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秦国先行割让城池,赵国绝不敢不交出和氏璧。
秦昭王一听,才知道上了当,秦国想巧取豪夺“和氏璧”的计划彻底落空。秦昭王故作大度,以上宾之礼招待蔺相如,蔺相如圆满完成使命,回到赵国。
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事,千百年来传为佳话,人们都把蔺相如视为一个谋勇兼备、为国家不惜生命的忠臣志士的形象。但老师不会告诉你的是,蔺相如此次出使秦国,却是一次完全失败的外交行动,此事后续对赵国极为不利,给赵国带来一场大祸。
《史记》记载,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惠文王大喜过望,给蔺相如加官进爵,被授予“上大夫”之职,官职甚至在老将廉颇之上。然而赵惠文王只高兴了半截。秦国受到蔺相如的愚弄,岂肯善罢甘休,立刻出动大军攻打赵国。“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二万人”。
赵国暂时保住了“和氏璧”,代价是极为惨重的,国土被秦国侵占,两万士兵被秦国军队全歼,完全背离了“前贤以善人为宝,不以珠玉为宝”的儒家古训,为了一块玉石遭受一场战祸。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秦赵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当时秦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远胜于赵国,早已虎视中原,有吞并天下之心。蔺相如面见秦王,虽然口舌之争占了上风,他个人倒是藉此扬名立万,但却触怒秦国,过早引爆秦赵战争,引发一连串战祸,对赵国毫无好处,可谓是因小失大。因此蔺相如“完璧归赵”,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行动。明代学者王世贞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对蔺相如的行为提出批评。
权衡利弊,在当时的局势下,赵国完全应该把“和氏璧”作为羁縻秦国的手段,以延缓秦赵战争的爆发,避免成为秦国的攻击对象,借此拖延时日,留出充足时间备战,才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