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师父”则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之中,比如武术学校、禅宗寺庙等地。
在古代,人们常拜师学艺,同住于师父之家,将师父视如己出,日日相处,所以“师父”之名常出现于职业环境。
要知道,中国人重视师德,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称呼上也将老师的身份和地位提高到与父亲同等程度。
相比较来说,“师傅”只是表示一种普通尊敬,而“师父”则融入了浓郁的尊敬和亲情。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词的起源上来进行分析。
从古至今的“师父”称谓“师父”一词起源于何时并未明确,《汉书》中的“太傅”被认为是最早的提及该词的地方。
但是在唐朝,《梁书》记录了“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的事例,证明“师父”在这个时期的含义已经与“师傅”相近,都用于指称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教师。
在唐朝,“师父”被用于特定的场合,如朝廷官员对于皇帝的老师的尊敬,同时也可以指江湖艺人对其指导的尊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师父"故事,例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对他的无限尊敬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