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与好感的符号。
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 、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多人不怪,历年来有关于礼貌的语言至今仍为人们所沿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过去常说,“温良恭俭让”,即做人要温与、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而今天我们正在提倡的礼貌语言分为五声十个字,即“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言文明的基本、基础形式。
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与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